[微风]赵本山的一生中,收了将近70个徒弟,其实真正被他逐出师门的,也就两个。其中一个就是初代赵四关小平。2006年,《乡村爱情》第一部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关小平也凭借赵四一角火遍大江南北。 当年《乡村爱情》第一部刚在央视播完,关小平那一版的赵四火得那是相当通透,走到大街上就能被人认出来,按理说正是借势起飞的时候,结果这哥们儿硬是把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碎。 圈里传闻多得是,有的说他触了赵家班的大忌,私下偷偷接活儿捞钱;但关小平自个儿后来吐露,其实这里头是个天大的误会。 当时因为有人觉得他表演路子有点“埋汰”,赵本山其实是想让他离团冷处理三个月,出去去去火、换换风格再回来。 可关小平这人是个倔脾气,觉得师父没给他留脸面,那一股子气血上涌,愣是把“暂停离团”当成了“扫地出门”,转头就彻底走了。 最绝的是,后来赵本山还亲自给他去过电话,那是给过台阶下的,想喊他回来接着演《乡村爱情2》。换个圆滑点的,这就顺坡下驴了,可关小平这根直肠子死活不肯回头,这一拧巴直接断送了他在演艺圈继续大红大紫的可能。 离开赵家班这棵大树,外面的风雨有多大,关小平后来是真切体会到了,他那会儿也没闲着,转身投奔了南下的商人邓建国,对方许诺得好听,还要带他去广东拍大电影。 结果到了那边才发现,东北二人转那是真的“过不了山海关”,南方观众压根不买账,他打小十岁就开始练的基本功,唱段虽然没问题,可面对电影镜头完全是另一码事。 因为没受过正规影视训练,到了片场连个简单动作都过不去,把导演急得直摇头,反复NG。最后那投资也不了了之,关小平这一趟算是碰得灰头土脸。 其实仔细想想,关小平不是没才,早在进赵家班之前,他在地方戏班子磨练多年,从十几岁就能登台压场,甚至为了提高素养还特意回炉念过书。 就连王小利当初把他引荐给赵本山时,也是靠着一段模仿秀惊艳了四座,后来参演电影《两个裹着红头巾的女人》时甚至拿过电影节的最佳男配提名。 他的悲剧在于没看清:这点个人才华,一旦脱离了赵家班那个顶级的资源平台和文化土壤,瞬间就大打折扣。 他在后来投奔潘长江的日子里,虽然也能混口饭吃,但谁都看得出来,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赵四”光环,正在一点点褪色。 不过,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关小平这人脑子倒也算活络,演艺路走不通,他硬是在商业上杀出一条血路。 赶上了网络直播的风口,虽然不再是那个舞台上的角儿,但他把自己经营成了个实业家,现在的关小平,名下有着占地三千多平米的大酒厂,设备投入砸进去上千万,住的也是五百多万的豪宅,当年那个在镜头前找不到感觉的“土演员”,如今在直播间里卖起自家白酒那是风生水起。 这一路走来,当初的一时意气究竟值不值,恐怕只有深夜里关小平自己知道,虽然后来他和赵本山的关系也缓和了,不管是逢人提及还是带着女儿关思慧在圈里闯荡,嘴里念叨的都是对师父当年的感激。 这里头多少带着点成年人的和解与妥协,回头看,虽然没能在这个顶级的喜剧舞台上善始善终,但借着当年的名气换来了如今衣食无忧的富足日子,倒也不算最坏的结局。 主要信源:(中国新闻网——二人转演员关小平13岁学戏 拿手绝活是模仿赵本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