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生二胎期间5岁儿子在家发烧离世,5岁儿子在家发烧没及时照顾就没了,真的太揪心了,一边是刚要出生的小宝,一边是需要照顾的大宝,可意外来得这么快,换谁都扛不住。 河南一位母亲在医院待产二胎时,家中5岁的儿子突发高烧,由爷爷奶奶照顾期间,孩子服用退烧药后体温仍未下降,随后出现两次高热惊厥。尽管紧急送医抢救三小时,最终仍未能挽回这条幼小的生命。这个本该迎来新生命的家庭,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被撕开了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孩子父亲在视频中哽咽着抚摸儿子的照片,回忆着父子间一千八百多个日夜的陪伴:雨天穿着雨衣陪儿子踩水,晴天带着孩子露营追蝴蝶,那个会为未出世的妹妹取名“念念”的暖心男孩,永远停在了五岁。而母亲刚经历分娩之痛,又得知长子离世,月子里的眼泪混着心碎,每一滴都带着钻心的疼。爷爷奶奶更是陷入无尽自责,他们守着孙子尽心尽力,却因用“捂汗”“酒精擦拭”等传统土法降温,错过了黄金救治时间。 这起悲剧背后,暴露的是隔代照护的局限性。老人们凭经验喂药、用老办法降温,却不知现在的病毒起病急、进展快,儿童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完善,过度保暖会使体温飙升至危险区间。更令人痛心的是,当孩子第一次惊厥时,如果父母能在场拍背安抚,如果第一时间送医而不是观察等待,结局或许会完全不同。 生育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把年幼的孩子交给老人“临时托管”,本质上是对生命责任的转嫁。这起悲剧折射出当代家庭面临的双重困境:病毒变异速度远超传统护理认知,多孩时代的照护资源分配失衡。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不知有时候一个转身,就是永恒的别离。 那个永远停留在五岁的小男孩,用生命给所有多胎家庭敲响了警钟。二胎不是简单的1+1=2,而是需要重新分配的爱与责任。当新生命到来时,请记得给老大一个拥抱,告诉他“爸爸妈妈的爱不会变少”;当忙得脚不沾地时,哪怕每天抽出十分钟专属陪伴,也能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的温度 (来源:新浪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