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在张学良8000银元的资助下,刘长春一个人单刀赴会,前往美国洛杉矶参

山有芷 2025-11-23 17:21:11

1932年,在张学良8000银元的资助下,刘长春一个人单刀赴会,前往美国洛杉矶参加第十届奥运会。这让他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人。   乍一看是英雄气概,细嚼却是满嘴苦涩,彼时的中国正处在怎样的境地,东北沦陷,日本人在那边搞了个伪满洲国,恬不知耻地单方面对外宣布刘长春和于希渭要代表这个“新国家”去跑奥运。   对于希渭来说,那是无奈的称病退隐,而对于性格刚烈的刘长春,这是一场必须赢的尊严之战,他直接逃到了关内,不仅是为了参赛,更是为了在那张甚至没人知道在哪里的发报上登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我有良心,我有热血,只要还活着,就绝不会认贼作父当牛做马。   所以当你在教科书里看到那张一个人奔跑的照片,别只觉得那是竞技体育的孤独,那是当时整个国家仅存的一点硬骨头,面对后来围上来的外国记者,他喘着粗气留下的那句话,至今读来都烫嘴,他跨越重洋而来,不是为了赢金牌。   只是为了站在那里告诉所有人:在东方,还有一个中国,现在的运动员赛前是理疗、调整,刘长春经历了什么,他在海上足足漂了21天,想象一下长达三个星期在摇晃的甲板上,为了保持那一点点肌肉记忆,他甚至要每天坚持两练。   这条路太远了,远到他抵达洛杉矶时已经是29号,第二天奥运会开幕,第三天他就必须站在100米的起跑线上,所谓的“时差”根本来不及倒,连一双正经的专业跑鞋都买不起,脚上套着的是一双布鞋。   在100米预赛里,疲惫的身躯只能跑出11秒1,止步小组第五,这还不是最让人心碎的,最残忍的一幕发生在200米赛场上:甚至还来不及从头几天的脱力中缓过来,他还是站了上去,直到170米处,他居然还是第二名,那是怎样一种意志力在支撑。   可惜生理极限是冰冷的,最后的20米,长期漂泊导致的体力透支像一堵墙一样撞过来,他无奈掉到第四,再次出局,原计划的400米,他实在是跑不动了,只能无奈弃权,更心酸的是,这场一个人的战斗结束时,他甚至掏不出回家的船票。   还是当地的留学生凑钱才把他送上了归途,有人感叹如果多给他几天休息,或者多一双好鞋,结果会不会不同,但历史没有如果,历史只有惊人的巧合与轮回。   虽然刘长春终究没能摸到奖牌,甚至没能看到金牌零的突破,但在冥冥之中,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交接棒已经悄然完成,他留下的血脉不仅在他优秀的儿女身上延续,一个是院士、一个是教授,印证了英雄门下无弱子,更印证在了中国体育的国运上。   1983年,这位孤独的先驱离开了人世,就在同年,一个叫刘翔的婴儿出生了,像是某种天意的安排,仅仅在他去世一年后,也就是1984年,奥运会再次回到了洛杉矶,那时候的中国代表团特意给他保留了一个名额、留了一个空座位。   虽然他没能亲自坐上去,但那个座位见证了许海峰射落的第一枚金牌,从1932年洛杉矶那个孤单的身影,到2021年东京苏炳添那一枪石破天惊的9秒83。   再到展望2028年即将重返洛杉矶的中国军团,这漫长的跑道上,最初的那位领跑者,虽然穿着布鞋,虽然无人喝彩,但他把脊梁挺得比谁都直。 信息来源:光明网丨刘长春:第一位走进奥运赛场的中国人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山有芷

山有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