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恶贯满盈的军统大特务,41岁逃到台湾养鸡,84岁在大街上说共产党的好话。  

古史 2025-11-20 13:49:57

他是恶贯满盈的军统大特务,41岁逃到台湾养鸡,84岁在大街上说共产党的好话。   见过毛森的人,都会说这是个斯文角色——中等个子,五官周正,说话有条理,待人也客气,活脱脱一个儒雅文人。   可谁能想到,这位看着文质彬彬的先生,是军统里出了名的狠角色。   戴笠手下有“三根毛”,毛人凤、毛万里再加上毛森,这三位浙江同乡都是戴笠的心腹,其中毛森最是心黑手辣,江湖上都叫他“毛骨森森”。   1949年3月,他提前接了上海市警察局局长的差事,这层儒雅面具彻底撕开,底下藏着的杀戮机器就这么转起来了。   那时国民党政权早成了风中残烛,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拍着他的肩膀说,上海治安得靠他“肃清败类”,其实就是要他用屠刀稳住残局。   毛森一上任就立了规矩,搞了“保密防谍组”“生活指导组”,让警察互相担保连坐,稍有异动就抓。   他还放话说“上海有1000条路,我有1000个特务”,上千名特务撒到街头巷尾。   三个月里抓了3000多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300多人没经过审判就被秘密处决,《永不消失的电波》里李白那样的英雄,就是倒在他的屠刀下。   死牢里500多号人,最后活下来的就28个,那阵子的上海,空气里都飘着恐惧的味道。   1949年4月底,一件事把毛森彻底惹毛了,两千多名警察家里都收到了信,他自己也收到了。   信里是毛主席、朱老总联名发布的《约法八章》,讲的是共产党解放后保护老百姓、宽大留用人员的政策。   后面还附了页警告,直指警察局里的顽固分子,让他们好好守着物资档案立功,要是再作恶绝不轻饶。   这信是中共地下警委书记邵健带着人送的,500名潜伏在警察局的地下党员和2000名外围分子摸清了“效忠党国”的骨干名单,投送得又准又快。   毛森拿着信手都抖了,给下属打电话时声音都变了调,喊着“我身边就有共党奸细,限期破案”。   他不知道的是,地下党早就渗透到他眼皮子底下,连天天进他办公室的勤杂工都是自己人,真要动他根本不用写信警告。   高压之下,5月13日,“警告信”的主要执行者钱凤岐、刘家栋、钱文湘、蒋志毅四个人被抓了。   钱文湘新婚的妻子陈秋益看着丈夫被便衣特务带走,压根不知道丈夫早把生死抛到了脑后。   刑讯室里,灌辣椒水、坐老虎凳、拔指甲,什么酷刑都用上了,钱文湘被打得浑身是伤,醒过来就喊“普天下老百姓都是我的同党”,毛森亲自审也没问出一个字。   5月20日,这四个人和另外11名革命者被拉到闸北宋公园枪杀了,七天后上海解放,他们倒在了离曙光最近的地方。   上海解放那天,毛森早就跑了,他跟着国民党退到台湾,可没风光多久就得罪了蒋经国,只能逃到香港。   曾经的中将司令,拖着一大家子没收入,只能开了个养鸡场,成了街坊眼里的“鸡司令”。   1958年台湾还通缉他,他又躲到冲绳待了十年,1968年才移居美国。   年纪越大,他越想家,1992年5月,离开43年后,他带着妻儿从旧金山飞回上海,又回了浙江江山老家。   面对家乡人,他直说:“共产党了不起,人民政府了不起。”看到史志上写着他当年的罪行,也连连点头:“这是事实。”   他还在老家设了“毛氏助学金”,想给家乡教育出点力。   当年回美国后没多久,他就去世了,终究是没能落叶归根。   毛森外表的儒雅根本遮不住内里的暴虐,这种反差不是天生的,是军统那套“狠才能上位”的规矩逼出来的。   他在上海的疯狂,就是反动政权快垮了,只能靠杀人续命,越疯狂越说明心里没底。   反过来看那封警告信,是地下党摸准了国民党的命门——他们靠特务统治,咱们靠人心。   500名潜伏党员藏在警察局里,比上千名特务更有力量,这就是民心向背的道理。   四烈士的牺牲看着悲壮,其实是给所有革命者立了榜样,信仰这东西,真能让人不怕死。   再看毛森晚年的转变,也不是突然良心发现。   流亡半生,他看着大陆越来越好,看着家乡变了模样,心里清楚自己当年站错了队。   承认罪行、设助学金,这些事没法抵消他手上的血债,却让我们看到,再顽固的人也躲不过历史的评判,也抹不掉对故土的牵挂。   历史从来不会含糊,谁是英雄谁是罪人,明明白白刻在那里。   四烈士用生命换来了黎明,他们的名字会被一直记住;毛森再怎么逃,再怎么晚年忏悔,也洗不掉当年的血债。   这世上最公平的就是时间,它会让正义迟到但不会缺席,也会让每个灵魂都找到最终的归宿。   黎明前的牺牲从未白费,晚年的忏悔也难抵昔日罪孽。   ‌【评论区聊聊】看完毛森的一生,你对烈士的坚守或是他的晚年会有什么感触? (信源:毛森公馆前的一张合影,那一刻上海的气息——上观新闻)

0 阅读:53

评论列表

兔子

兔子

3
2025-11-22 01:21

毛森只能说是蒋家王朝时期的一枚棋子,最后成为弃子,到老房无一间,地无一垄,靠儿女养老,两手空空,客死异乡,其不悲呼。从一个放牛郎到考进杭州警官学校,碰巧遇到老乡戴笠,拉进特训班,加入复兴社,注定要走向一条不平坦之路,跟着狼吃肉,跟着狗吃屎,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走向哪条船,驶向哪条行,上船容易下船难,毛森在抗日战争中应该有功,军统杭州站站长,上海行动总队长,中美合作所东南地区指挥官等,都是均对日伪的,二次被日本人抓二次逃脱证明非同一般。在解放战争中,是非善恶,立场注定成败,最后落得国共痛骂的下场

古史

古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