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荷兰公开对中方服软,声明中有一句话特别有意思! 当天,荷兰经济事

朦胧烟雨楼 2025-11-20 10:25:12

11月19日,荷兰公开对中方服软,声明中有一句话特别有意思! 当天,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大臣米歇尔·卡雷曼斯发布了一则简短但意味深长的声明:荷兰政府决定“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这句话看似平淡,但紧随其后的一句解释却耐人寻味——“鉴于近期的事态发展,我认为现在是采取建设性步骤的正确时机。”   这场风波的起点要拉回 9 月 30 日,那天荷兰政府突然动用 1952 年制定的《货物可用性法案》,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了中国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还剥夺了中方股东的管理权限,直接由荷兰政府接管这家公司。   这可是该法案出台以来的首次启用,动作之大让国际社会都颇为震惊。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一举动和美国的关联。就在荷兰动手前一天,美国刚更新出口管制规则,把被制裁企业持股超 50% 的子公司也纳入实体清单。   安世的母公司闻泰科技本就在制裁名单上,这意味着安世也将被连坐。更有文件显示,美国官员早在 6 月就和荷兰外交部频繁沟通,甚至要求更换安世的中国籍 CEO,种种细节都暴露了美方的施压痕迹。   荷兰的强硬干预很快就引发了连锁反应,而且受伤的远不止涉事企业。安世半导体看着不显眼,却是全球汽车功率芯片的主要供应商,一年能生产 1000 亿颗芯片,宝马、大众这些主流车企都离不开它的产品。   更关键的是,它的供应链早就深度绑定全球,中国东莞的工厂承担了全球 70% 以上产品的后道封装测试工序。中方的反制措施迅速落地,10 月 4 日就宣布禁止安世中国出口特定成品零部件。   这一下供应链直接卡壳了,荷兰停止向东莞工厂供应晶圆后,不仅中方工厂生产受影响,欧洲车企更是慌了神。本田在加拿大的工厂被迫减产一半,大众、宝马的相关芯片库存迅速见底,博世等核心供应商更是天天给荷兰政府施压,要求赶紧恢复供应链稳定。   荷兰国内的反对声也越来越大。有荷兰学者公开批评政府的行动特别愚蠢,警告这会让所有在华运营的荷兰企业陷入危险。就连光刻机巨头 ASML 的日子也不好过,这家荷兰支柱企业的中国区订单量锐减 35%,2024 年净利润直接下滑 18%,股东们的质疑声在股东大会上此起彼伏。   毕竟中国市场对欧洲很多企业来说,都是无法轻易放弃的重要阵地。转机在近期悄然出现,荷兰代表团此前已抵达北京,和中方商讨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而就在荷兰声明发布前不久,中美在釜山峰会期间就出口管制达成临时性共识,美方暂缓推行有争议的 “50% 穿透制裁规则”,这也让荷兰最初的担忧不复存在。   这才有了 11 月 19 日那场态度大转弯的声明。卡雷曼斯嘴上说着不后悔当初的接管决定,行动上却不得不做出务实调整。毕竟持续的争端里没有赢家,荷兰企业扛不住市场损失,欧洲车企受不了供应链断裂,这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谁也撑不下去。   这场风波其实给全球产业链敲了个警钟。现在的半导体产业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靠政治手段强行切割,最终只会反噬自身。荷兰这次暂停干预,本质上是经济理性战胜了政治考量。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争端彻底结束,荷兰只是暂停干预,并未完全放弃相关权力。后续中荷如何重建互信,欧美之间因利益分歧暴露的裂痕会如何发展,这些都还是未知数。毕竟在全球科技博弈的大背景下,一次政策转向或许只是漫长博弈中的一个小插曲。   大家觉得这次荷兰的 “建设性步骤” 能带来长期的供应链稳定吗?欧洲未来会不会有更多国家像荷兰这样,在盟友压力和自身利益间做出务实选择?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73
朦胧烟雨楼

朦胧烟雨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