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又要慌了! 当地时间11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说道:“我们美国愚蠢地把芯

青橘小罐 2025-11-19 00:08:17

赖清德又要慌了! 当地时间11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说道:“我们美国愚蠢地把芯片市场输给了台湾。美国需要 H-1B 移民来制造电脑芯片并‘培训我们的人民’。”   这看似荒诞的表态背后,实则暴露了美国企图通过H-1B移民政策“造芯培训”实现技术转移,进而掏空台湾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图谋。   这场以“挺台”为名、行“榨干”之实的操作,让台湾民众看清了所谓“美台同盟”的虚伪本质。   回溯历史,台湾半导体产业崛起并非偶然,上世纪80年代,在美日半导体竞争的夹缝中,台湾通过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完善产业链,逐步培育出以台积电为代表的芯片代工巨头。   如今,台积电雄踞全球先进制程工艺之巅。其产能恰似杠杆之支点,稍有变动,便会撼动全球电子产业链的稳定,在行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美国之所以盯上台湾芯片产业,根源在于其自身制造业空心化导致的供应链脆弱性,从设计到制造的完整链条中,美国企业虽在设计端占据优势,但高端制造环节长期依赖海外,尤其是台湾。   这种依赖在近年地缘政治紧张中演变为战略焦虑,促使美国不惜以“五五分账”等霸道条款逼迫台积电赴美建厂,试图将台湾的产业优势转化为美国的“输血工具”。   特朗普的言论与美方逼迫台积电加码投资的行为,构成了一幅贪婪霸道的现实图景。   所谓“H-1B移民造芯”的提议,表面是解决美国劳动力短缺,实则是通过技术移民实现人才收割。   这种“掏空”策略不仅体现在资本层面,更延伸至技术标准、专利控制乃至产业链主导权。   然而,赖清德当局的应对却显得束手无策,一边高喊“台美友好”,一边对美方的掠夺行径无力反抗。   这种“抱大腿”心态,本质上是对自身产业安全与主权完整的忽视。   这种“抱大腿”的心态,是对自身产业安全的漠视,对主权完整的轻忽,难保障产业稳健与主权稳固。   美国试图通过行政手段重构产业链,但忽视了市场规律与技术创新的内在逻辑。   台湾半导体产业的成功,得益于开放的市场环境、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与持续的研发投入,而非单纯的“美国支持”。   当美国试图用政治干预替代市场机制,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不仅无法真正复制台湾的产业生态,反而可能因过度干预导致效率下降、成本上升,最终损害全球产业链的整体效率。   对普通民众而言,这场争夺战的意义远超产业本身,它揭示了在全球化逆流中,国家间经济竞争的本质是技术主权与产业安全的博弈。   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命运,既要维护自身利益,又需应对外部压力。   而美国的行为,则暴露了其“美国优先”逻辑下的双重标准,当需要台湾时,高喊“挺台”,当需要转移利益时,则暴露贪婪本色。   这场风波的终极启示在于,在芯片的战场上,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当美国将台湾半导体产业视为“输血工具”,当赖清德当局沉迷于“抱大腿”的幻象,真正受伤的永远是普通民众与产业工人的切身利益。   毕竟,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靠依附他人,而是靠自身的产业韧性、技术自主与战略定力,在芯片的战场上,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信源:九派新闻——《特朗普:美国当年“愚蠢地”放手》

0 阅读:50
青橘小罐

青橘小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