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立古宫博物馆,这里收藏有两件韩国国宝:228号“天象列次分野之图刻石”和2

平松看过去 2025-11-18 19:35:14

韩国国立古宫博物馆,这里收藏有两件韩国国宝:228号“天象列次分野之图刻石”和229号“报漏阁自击漏”。图1-3是《天象列次分野之图》,初刻于1396年,人们常将其与1247年的《苏州天文图》相比较,认为它是继《苏州天文图》之后,世界上现存第二古老的石刻全天星图。高丽王朝的平壤城原有一方天文图石碑,后因战乱沉入大同江,拓本也失传了,李氏朝鲜的太祖李成桂政变登基之初,突然有人进献一份拓本,太祖视为重宝,命人依拓本重新刻石。负责观星的书云观又进行了重新测量和矫正,最后在明洪武二十八年十二月,即公元1396年1月完成了刻石。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时石碑下落不明,直到1770年才被重新发现。这个星图的年代被很多人考证过,碑文中“论天'及十二次分野引自《晋志》和《隋志》,此两志出自唐代李淳风之手,完成于贞观中后期。而二十八宿距度及去极度采用的是石氏宿度,而非高僧一行在唐朝开元年间所测新值。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此图绘制于唐代贞观至开元初年之间。然后传入朝鲜,历经磨难流传至今。图4-9是国宝昌庆宫自击漏。这是朝鲜官奴蒋英实于1434年设计制作的,他本人因此升级为了护军。后来因为年久失修而废弃,嘉靖丙申年(1536)由工匠朴世龙重新制作。这个嘉靖年间的自击漏也是年久失修,在近代的战争期间被部分保存,核心构建被列为国宝。

0 阅读:0
平松看过去

平松看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