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将对任何与俄罗斯有商业往来的国家实施制裁 据彭博社消息,这位前总统公开宣称,共和党人正推进一项极端法案,不仅要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的限制,还要把 “连坐” 用到极致 —— 任何与俄有商业往来的国家都得吃制裁。 甚至放话 “可能把伊朗也加进来”。这番表态看似强硬,实则像一出漏洞百出的闹剧,把美国当下的霸权焦虑暴露得明明白白。 要摸清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得先说说背后的操盘手。这项法案可不是特朗普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 “磨” 了很久的产物。 这位共和党大佬一直是对俄强硬派,早就憋着要给俄罗斯加码施压,如今借着特朗普的吆喝,终于把法案推到了台前。 不过有意思的是,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约翰・图恩 10 月就放话 “准备投票”,却迟迟不肯定具体时间,明眼人都能看出,就算是共和党内部,对这事儿也没达成真正的共识。 最值得说道的是法案里的 “连坐条款”—— 所谓 “对任何与俄罗斯有商业往来的国家实施制裁”,在国际政治里有个专门说法叫 “次级制裁”。 简单说就是,美国不光要卡俄罗斯的脖子,还要逼着其他国家选边站,谁敢跟俄罗斯做生意,就切断谁和美国的经济联系。 这种玩法美国早用过,当年制裁伊朗时就这么干过,2018 年退出伊核协议后,一年里就搞了 78 次次级制裁,光中国实体就被盯上 45 家。但这次特朗普想玩个更大的,直接把 “任何往来” 都划进红线,简直是把霸权当任性。 可现实早就给这纸法案判了 “死刑”。先不说别的,中俄伊 3 月刚在北京开完会,三方明确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还强调要在上海合作组织里加强协作。中国和俄罗斯的贸易额这些年稳中有升,能源、军工、农产品哪样离得开? 印度更是硬骨头,之前美国制裁俄罗斯时就没服软,照样买俄石油,现在更不可能因为一句威胁就断了生意。就连欧盟都扛不住 —— 去年冬天还在买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呢,真要制裁 “所有往来国家”,欧洲的能源账单先得翻几番。 特朗普自己也没把话说死,一边喊着 “严厉制裁”,一边又说参议院的法案 “令他满意”,这话里全是政治算计。 熟悉美国政治的都知道,对俄强硬是两党少有的 “共识”,尤其是国会那帮议员,早就习惯了靠 “塑造敌人” 来凝聚共识。 特朗普这会儿吆喝制裁,既能讨好党内的强硬派,又能给自己攒政治资本,简直是一举两得。至于法案能不能落地,落地了有没有用,恐怕他自己都没真在乎。 这事儿还暴露了美国的 “双重标准”。一边喊着要遏制俄罗斯融资,一边却管不住自己的盟友 —— 欧洲企业跟俄罗斯的铁路、金属贸易从没断过。 一边想加制裁伊朗,一边又得求俄罗斯在叙利亚、朝鲜问题上帮忙。就像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滕建群说的,美国的外交从来都是国内政治的延伸,这法案看似是针对俄伊,实则是国会想把特朗普的外交权攥得更紧,怕他 “不靠谱” 搞出对俄缓和的动作。 说到底,这种 “连坐制裁” 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霸权失灵后的病急乱投医。当年奥巴马制裁俄罗斯,把对俄贷款压缩到 14 天,能源项目全叫停,结果呢? 俄罗斯转头跟中国、印度加深合作,照样把石油卖得风生水起。现在特朗普想玩更极端的,只会让更多国家反感美国的 “长臂管辖”,加速全球去美元化 —— 毕竟谁也不想哪天跟别的国家做生意,突然就被美国抄了后路。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虚张声势的强硬,说不定会引发新的麻烦。就像专家提醒的,美国要是真逼急了,说不定会搞点挑衅动作找补面子,就像当年在南海摔了飞机还想耍横一样。 但时代早就变了,中俄伊的联手、印度的硬气、欧盟的犹豫,都说明美国再也不能靠制裁吓唬人了。 等到哪天这法案真要投票,图恩恐怕还得拖着 —— 毕竟真要制裁所有跟俄做生意的国家,先受伤的可能是美国自己的企业。特朗普这场制裁大戏,说到底就是喊给选民听的政治秀,至于能不能演下去,恐怕要看现实给不给面子了。 而这出戏的背后,恰恰是美国霸权从 “说一不二” 到 “自说自话” 的真实写照。


白桦林
特朗普是前总统,请问现总统是谁?真扯球淡?还天天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