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说,现在马路上跑的日本车是不是变少了?前几年还满大街的丰田本田,这两年被比亚

国哥自媒体 2025-11-18 16:27:08

咱就说,现在马路上跑的日本车是不是变少了?前几年还满大街的丰田本田,这两年被比亚迪、吉利挤得直往后挪。您可能没留意,这背后藏着个扎心真相——曾经把中国制造业按在地上摩擦的日本,自己的产业正集体“跳崖”,连最宝贝的汽车业都快撑不住了! 先给大伙儿盘盘日本那“合并即衰”的邪门儿规律。搁十年前,日本功能机多牛啊?富士通和东芝手拉手搞合并,俩加一块儿曾占全球半壁江山。结果呢?现在除了夏普在本土苟着,其他基本销声匿迹。再看显示面板,2012年索尼、东芝、日立抱团取暖,巅峰时全球95%的货都是他们产的。可到2024年呢?份额跌到2.3%,连咱京东方的一条生产线都不如!还有造船业,2019年两大船厂合并想翻盘,四年后直接跌出全球前五,份额从50%掉到2.8%。 为啥越合并越弱?说白了就是死脑筋。90年代人家西方企业早把非核心业务外包了,轻装上阵搞创新。日本偏要“全产业链捆绑”,就像开饭馆的非得自己种粮、磨面、做桌椅,结果一个零件掉链子,整锅菜都砸了。 那边日本产业“塌方”,这边中国可劲儿往上蹿。您看GDP数据,日本从2012年的6.2万亿跌到现在4万多亿,蒸发的2万亿,基本都被中国产业接盘了。家电领域,格力美的把松下索尼挤得没脾气;轨道交通,中国中车跑遍全球;显示面板,京东方华星光电直接把日企挤出门;通讯更不用说,华为早把NEC甩八条街。 最要命的是核心技术。以前日本卡咱们芯片、光刻胶脖子,现在中芯国际7纳米量产了,南大光电ArF光刻胶能自己造了,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也突破了。就像当年师傅教徒弟,现在徒弟反手掏出更厉害的工具,师傅倒慌了神。 要说最让日本慌的,还得是汽车业。这行当撑着日本3.8万美元的人均GDP,直接养着542万高薪打工人(平均年薪28万),间接带活千万家庭。要是汽车业倒了,高薪岗位咔咔掉,老百姓不敢花钱,消费市场萎缩,搞不好真得退回“中等发达国家”——搁南非、阿根廷那会儿,这叫“产业空心化”的坑。 有人可能说,日本产业崩溃是不是“神话破灭”?其实人家当年崛起也占了列强博弈的便宜,英国牵制沙俄、美国帮着防中苏,资源穷岛能发展起来算奇迹。现在中国回归正常位置,不过是把该拿的市场份额拿回来。 咱说句实在话,日本这事儿给咱提了个醒:产业不能死抱着“大而全”不放,得学会聚焦创新;中国能赶超,靠的是十年磨一剑的自主研发。您觉得日本汽车业还能翻身吗?要是您家附近日系4S店变少了,会考虑换国产车不? (信息来源:日本经济产业省2024年《制造业竞争力白皮书》、世界银行2024年《各国GDP数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报告》、日本汽车工业协会2025年《产业就业影响评估报告》、《科技日报》2025年相关报道、《环球时报》2025年相关评论)日本车企 日系车 日系品牌汽车 日系汽车 日本车品牌 日本高端车 日本汽车发展史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国哥自媒体

国哥自媒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