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展乐才21岁,正值黄金年龄,为什么状态却有所下滑?他在全运会上拿到了1金2铜,100米自由泳夺得冠军,结果还是被人议论。 虽然只有二十一岁,但潘展乐早早试过了高强度训练的副作用。他的腰和肩负荷太重,身体总是有这里痛那里不舒服。医生让他暂时别下水,可现实允许他停吗? 连轴转的比赛,不仅要拼成绩,还担心拖累团队,休息只能成为奢侈。于是他带伤硬撑,反而让身体越发负担不起,游起来肯定不如伤前灵活,这一切直接反映在比赛成绩上。 等巴黎奥运会成了回忆,他的日子瞬间被各种活动和任务排满。领奖、开会、广告拍摄、采访……时间被切得零零碎碎,能拼出来集训的日子少得可怜。 对一个靠日积月累训练的游泳选手来说,特别是顶级短距离泳手,没有系统训练,身体状态很快就掉线。 比完连休息的机会都难有,更别提一天到晚赶场子,根本没法恢复到最佳。外面的光鲜和荣耀,其实背后藏着太多消耗,训练时间一压缩,最大的受害者其实就是自己。 到了备战全运会时,他再想回到之前的节奏却已经不现实。不只是体能没拉到顶,浙江队还安排了多个项目给他比赛。个人项目、接力项目轮番上,赛场任务一天接一天,肌肉和体能还没恢复就要连战多场。 每多游一项,状态就被消耗一点,最终成绩受影响其实再正常不过。许多人只盯着分数,却容易忽略这种多线作战的压力。 虽然外界看到成绩下滑,但潘展乐其实也在默默自救。他的体重减到了88公斤,体脂降下来,吃苦和狠劲没有变。他和团队都希望身体状况能好些,努力通过调整训练和饮食来找回巅峰状态。 但只靠意志和执着,有时候还是抵不过伤病和压力的现实。训练的努力被一系列繁杂琐事打断,恢复的时间又总是被压缩,状态当然很难立刻上去。 不过全运会只是阶段性检验,未来的路怎么走其实还有空间。三年后,洛杉矶奥运会才是他真正拼搏的战场。 100米自由泳想进决赛得游进47秒80,潘展乐在巴黎能游47秒50,说明他最好的底子依然在。其实没有哪个冠军能永远保持巅峰,竞技体育的节奏就是波动向前,总要经历一些高低起伏。 21岁的他,经历了痛苦和荣耀,眼下最重要的不是成绩有无回升,而是怎么调整心态,科学管理身体,去渡过这段难熬的低谷。 潘展乐不是第一个遭遇这种困境的顶尖运动员,成绩、名气与商业价值,他得同时扛着。国内都希望明星选手能再创辉煌,可外界往往低估了背后付出的代价。 本来竞技体育就不是一场短跑,而是拉锯战。现在最需要的,是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理解,让他能有时间修复自己,等他再回到泳池的时候,人人都希望他还能重回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