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日本的人口问题,但可能不知道,德国的少子化、老龄化问题比日本更早发生、时间长。早在70年代,德国总和生育率,即女性平均生育孩子的数量就迅速下滑到1.4的极低水平(人口世代稳定更替的水平是不低于2.1),此后50年这一指标长期维持低迷,2024年进一步降至1.35。与此同时,德国老龄化也在加速,70年代就进入深度老龄化,90年代就进入超级老龄化,2024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至23.2%,在全球排名第三。OECD预测,未来几年德国老龄化还将加速,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在2035年超过27%。德国的劳动人口在80年代达到鼎盛水平,15~64岁人口占比接近70%,而后持续下滑,下滑速度仅次于日本,到2024年降至62.89%,而全球平均水平是65.07%,中国为68.6%,美国为64.75%,日本为58.78%。人口不足,尤其是劳动力不足,对一个国家的供给与需求都构成约束,从而抑制其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一个观点,市场规模决定分工水平。市场规模越大,分工越精细,进而技术水平越高。这被称为斯密定律。如果一个国家只有一个人需要一台汽车,那么没有人会为他建造一个汽车厂、一个轮胎厂和相应汽车零配件厂,只能为他进口汽车,或者手工打造一台汽车,后者的价格极为昂贵,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形成汽车产业链。如果这个国家需要1000万台汽车,在市场价格的激励下,很自然就会涌现一些汽车厂商和一系列汽车零配件厂,而且整条汽车产业链的分工与技术精细,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汽车单价可以降至极低水平。斯密定律,是中国制造业和互联网兴起的重要原因。中国是一个超大经济体,拥有14亿人口,即便人均收入和购买力不高,但衣食住行的规模极大,加上大规模的出口市场,足以支撑中国建立全覆盖的产业链,而且分工精细、协同效率高、价格极低(中国成本廉价的其它原因暂不论述)。斯密定律——大市场决定的产业链优势,帮助中国企业持续不断地吃下全球市场份额。
很多人知道日本的人口问题,但可能不知道,德国的少子化、老龄化问题比日本更早发生、
桂哥猎手琪琪
2025-11-17 05:28: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