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9月表示,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就买吧,美国不会加征关税了,因为这个是属于他们的“国内事务”。但是,欧洲也应该和美国一样,给印度增加关税,因为印度买了俄罗斯石油。 2024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一番言论,在国际能源市场上激起千层浪。他说中国买俄罗斯石油,美国不会加征关税,因为这是“国内事务”;可转头却要求欧洲给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印度增加关税。这前后矛盾、厚此薄彼的做派,把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双标嘴脸暴露无遗。 先看看美国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态度。在全球能源格局中,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合作由来已久。这种合作基于平等互利、市场规律,是两国正常贸易往来。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中国有庞大的能源需求,双方一拍即合。 可美国却把这说成是“国内事务”,这“国内”从何谈起?中国与俄罗斯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两国贸易是国际间正常经济活动,美国却强行用“国内事务”来定义,不过是想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避免与中国在能源领域正面冲突。 美国为何对中国如此“宽容”?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地位愈发重要。美国深知,若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加征关税,必然引发中国强烈反应,甚至可能影响中美在其他领域的合作。 而且,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与众多国家有着紧密的经贸联系。一旦中美在能源问题上闹僵,其他国家也可能受到波及,这不符合美国维持全球经济秩序、从中获取利益的整体战略。 所以,美国只能选择暂且隐忍,以“国内事务”为由,给自己的双标行为披上一层遮羞布。再看看美国对印度的态度。印度同样是能源需求大国,与俄罗斯在能源贸易上也有合作。 可美国却要求欧洲给印度增加关税,理由是印度买了俄罗斯石油。这背后的逻辑简直荒谬至极。印度与俄罗斯的贸易同样是基于双方需求和市场原则,是正常国际商业行为。美国却无视这一点,试图通过施压欧洲来限制印度与俄罗斯的合作。 美国这么做,一方面是想打压俄罗斯能源出口,削弱俄罗斯经济实力。因为俄罗斯能源出口是其重要经济支柱,限制其能源贸易,能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一定冲击。 另一方面,美国也想借此机会拉拢欧洲,巩固其在西方阵营中的领导地位。通过要求欧洲对印度加征关税,美国把欧洲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让欧洲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但美国这种双标做法,注定难以得逞。欧洲国家并非美国的附庸,它们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对印度加征关税,可能会影响欧洲与印度的经贸关系。印度是新兴经济体,市场潜力巨大,欧洲企业不愿轻易放弃在印度的市场份额。 而且,欧洲国家在能源问题上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它们需要多元化的能源供应渠道。限制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可能会间接影响欧洲自身的能源安全。 美国在国际能源博弈中的双标行径,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反感。这种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国利益的做法,破坏了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阻碍了全球能源合作的健康发展。国际社会需要的是一个公平、公正、开放的能源市场,而不是某个国家为了一己私利随意干涉他国贸易。 美国这种双标嘴脸,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不得人心。它以为自己可以随意制定规则,左右他国命运,但时代已经变了。各国都在追求自身发展,维护自身利益,不会轻易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大家觉得,美国这种双标行为还能持续多久?国际社会又该如何应对美国的这种霸权行径呢?不妨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45678
永远持续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