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军队夺权之路正式开启! 11月13日,韩国军队高层迎来了大规模换血,20名军官晋升为中将。这一人事调整不仅是对去年戒严事件中涉及的军官进行轮换,还打破了近10年的纪录。 要知道,去年12月3日那场"国会戒严事件"当时可真是震惊全国。当时还是总统的尹锡悦突然宣布全国戒严,直接调派280多名特战士兵包围国会,甚至授意指挥官"必要时可以开枪"。 这场持续不到7小时的"未遂政变",不仅断送了尹锡悦的政治生涯,更让韩国军队陷入信任危机——16名高层将领被停职或调查,包括国防部长、首都防卫司令等关键人物。李在明当时作为在野党领袖,翻墙进入国会抗议的画面成了韩国民主的象征,也埋下了今天清算的伏笔。 表面上看,这次20名中将的晋升是"重整军心",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李在明在下一盘大棋。 要知道,被提拔的14名陆军将领中,有11人是在尹锡悦时期不受重用的"非嫡系",比如新任首都防卫司令渔昌浚,此前长期在后勤部门任职。而且,刻意避开反间谍司令官的任命,因为这个部门正是去年戒严令的执行者,其前任司令吕寅兄现在还在吃牢饭。 更耐人寻味的是,国防部公开承认这次"打破了以作战专长为主的晋升模式",专门从军需、人事等冷门部门选人——这摆明是要打造一支听命于文官政府的"技术型军队"。 李在明的算盘打得精着呢。早在今年6月上任第一天,他就跳过美国直接给军方高层打电话,48小时内撤换了7名四星上将,全是尹锡悦的亲信。9月又搞了次"七星上将大换血",连韩美联合司令部副司令都没放过。 现在轮到中层军官清洗,179名将校被调整,规模比1980年全斗焕时期还大。有韩国网友调侃:"以前换将像拔牙,现在连牙床都铲了"。这种"推土机式"的清洗,背后是李在明对"军队国家化"的执念——他多次强调要收回战时指挥权,甚至不惜得罪美国。 反对党骂这是"政治清洗",但老百姓似乎买账。最新民调显示,62%的韩国民众支持军队改革,毕竟去年戒严夜,军用直升机在国会大厦上空盘旋的画面太震撼了。 不过也有专家担心,这么大规模的人事地震可能影响战备——新任海军参谋总长郭光燮之前一直在院校工作,根本没指挥过舰队。 更微妙的是朝鲜的反应,劳动报直接指责首尔"复活军事法西斯主义",而美国务院罕见的沉默态度,似乎暗示着对盟友内部事务的"尊重"。 这场权力游戏的高潮,可能是李在明下一步动作——改组反间谍司令部,把司令官军衔从中将降到少将。这意味着韩国军队延续数十年的"情报优先"传统将被颠覆,而李在明心心念念的"自主国防"才算真正落地。 从戒严夜的翻墙抗议,到今天的将校大清洗,这位总统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对韩国军队的"格式化"。只是不知道,当最后一块尹锡悦时代的拼图被移除时,等待韩国的会是更稳定的军权,还是新一轮的政治风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