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是六十年代国民党将领胡琏与陈纳德的遗孀陈香梅坐在一起拍摄的。胡琏长着一双

史太郎呀 2025-11-15 13:37:29

这张照片是六十年代国民党将领胡琏与陈纳德的遗孀陈香梅坐在一起拍摄的。胡琏长着一双三角眼,相貌平平,上了年纪后,像是一名老实巴交的普普通通的老头。殊不知,这个看起来普通的老头在解放战争中却让许多身经百战的解放军将领不敢对其有丝毫的马虎。 胡琏是陕西华县人,家境贫寒父母省吃俭用供他读书,1925年原本立志考北京大学的他,因学费高昂只能作罢,机缘巧合下他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 在这所将星摇篮里胡琏并不起眼,身高不足一米七,相貌平平,但他有个特点观察力极强,总能从细节中发现问题。 毕业后胡琏从排长干起,凭借扎实的军事素养逐步晋升,关键转折发生在他搭上陈诚这条线后,陈诚的土木系在国民党军中势力庞大,胡琏通过曾伯熹的关系,成功融入这个体系,曾伯熹不仅在仕途上提携他,还把妹妹曾广瑜介绍给他,这桩婚姻让胡琏的军旅之路顺畅许多。 抗战爆发后胡琏的军事才能真正显现,1937年淞沪会战,罗店成为血肉磨坊,日军炮火密集如雨,国民党军伤亡惨重,胡琏率部坚守阵地,他创新性地采用蜂窝式防御,将部队分散配置在多个支撑点,相互策应让日军无法集中火力突破,这种战术在当时相当超前。 1943年5月的石牌保卫战,更是胡琏军事生涯的巅峰,石牌是重庆门户一旦失守,日军可直逼陪都,面对三万日军胡琏仅有一万余人,他利用鄂西山地地形,构筑三道防线,采用弹性防御前沿阵地诱敌深入,主阵地予以重创,预备队适时反击。 十三天血战,日军多次冲锋全部失败损失近万人,战斗最激烈时胡琏亲临前线与士兵同吃同住,这场胜利不仅保住了重庆,也让他获得青天白日勋章。 解放战争时期,胡琏展现出更加老练的指挥艺术,他统领的整编第十一师,装备美式武器训练有素成为蒋介石手中王牌。 胡琏的狡猾不仅体现在防守突围更是一绝,淮海战役中第十二兵团被围双堆集形势危急,胡琏利用夜色掩护派小股部队制造假象,主力却从意想不到的方向突围。 他让黄维坐新坦克,自己坐旧的坦克逃生,结果黄维陷入泥潭被俘,他却成功脱身,这种狡兔三窟的做法,让他多次死里逃生。 1949年胡琏随国民党退守台湾,金门成为他的新战场,古宁头战役中解放军抢滩登陆,胡琏早有准备,他在滩头布置了大量地雷和铁丝网,炮兵阵地提前测算射击诸元,海滩变成杀戮场。 1958年八二三炮战,解放军两个月内发射47万发炮弹,金门几乎被夷平,胡琏沉着应对白天躲避炮击夜间抢修工事组织民众疏散,硬是扛住了这场钢铁风暴。 但是军事上的成功掩盖不了个人生活的复杂,胡琏14岁时的包办婚姻对象吴秀娃,一生守在陕西老家孤独终老,曾广瑜虽是正妻,却主动为丈夫纳妾自己的堂妹曾广仙。 这种安排在当时都算罕见,曾广瑜负责照顾家庭,曾广仙随军照料胡琏,两姐妹共生七个子女,表面和睦内心苦楚只有自己知道。 胡琏在台湾的晚年并不如意,蒋介石猜忌心重老将逐渐边缘化,胡琏未能当上陆军总司令,只获得战略顾问虚职,他把精力转向著述,分析过往战例总结经验教训,这些回忆录虽限于内部流传,却是研究国民党军战史的宝贵资料。 1960年代胡琏偶尔参加社交活动,与陈香梅等名流的合影中,他像个普通老人,三角眼低垂神情平和,谁能想到这个貌不惊人的老者曾在战场上叱咤风云。 胡琏始终有个心结回乡,他多次申请返回陕西祭祖,均被当局以安全为由拒绝,1977年6月22日,胡琏因心脏病在台北去世,临终前还念叨着华州老家,直到多年后他的子女才得以代父返乡了却这个遗愿。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0 阅读:8

猜你喜欢

史太郎呀

史太郎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