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意大利历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提出的著名命题,强调历史研究并非对过去的简单复述,而是基于当代视角和现实需求对过去的重新诠释与激活。 今夜读美国11岁左右的初中生必修的课程《世界历史:古代文明史》中的“伯罗奔尼撒战争”(Peloponnesian War5),是前431年至前404年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为争夺希腊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 我以前还真不太了解这段历史,今夜读懂了。 第一个要点:是什么导致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 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城邦国家有很多差异。例如,雅典有民主的政府形式,斯巴达则崇扬军事化的理想,两者都想成为该地区最强大的城邦国家,这场竞争导致两个城邦国家及其盟友发生冲突。 战争爆发有三个主要原因:首先,一些城邦国家害怕雅典,因为雅典在争夺权力和声望;其次,在伯里克(Pericles,前495—前429)的领导下,雅典从一个城邦成长为一个海军帝国;最后,一些雅典定居者开始向其他城邦国家移居。 第二个要点:为什么其他城邦国家不喜欢雅典? 因为对雅典花费提洛同盟(Delian League)资金的方式不满。雅典不是用这些钱来保护所有其他的城邦国家,而是用其中一部分来美化雅典这个城市。因此,一些城邦国家就试图摆脱雅典的权力控制。伯里克利的政策是,惩罚任何抵抗雅典的城邦。而斯巴达领导着另一个城邦联盟,以对抗提洛同盟的力量。斯巴达领导的联盟之所以被称为伯罗奔尼撒联盟,是因为它的许多城邦都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最后,在公元前431年,斯巴达向雅典宣战。这场冲突被称为伯罗奔尼撒战争。 第三个要点: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发生了什么? 战争双方各有优势:斯巴达拥有更强的陆基军事力量,其位置不会受到海上攻击;而雅典的海军更强大,可以在海上打击斯巴达的盟友。这些差异决定双方不同的战争策略。 斯巴达的战略是通过破坏农作物来切断雅典的粮食供应,斯巴达人通过控制雅典周围的乡村来做到这一点。雅典的战略是避免在陆地上进行战斗,并依靠海上力量。伯里克利说服雅典人由着斯巴达人摧毁乡村,他则带领雅典周围地区的人们退入雅典城内……雅典城人满为患。在战争的第二年,由于人口稠密,瘟疫暴发,夺走许多雅典人的生命。鼠疫是一种容易传播并大量致死的疾病,雅典因此损失多达三分之一的人民和武装力量,伯里克利也死于这场瘟疫。公元前421年,雅典签署休战协定,终于在公元前404年向斯巴达投降。 第四个要点: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伯罗奔尼撒战争持续了27年以上。城市和农作物被毁,成千上万的希腊人丧生。希腊所有的城邦国家都遭受经济和军事力量的损失。 在希腊城邦的北部,马其顿的菲利普二世国王(Philip ⅡI ofMacedon,前382—前336)于公元前359年登上王位。他计划建立一个帝国,于是开始削弱南方的希腊城邦。 就这场战争,总结如下:雅典的财富、威望、政策和权力引起其他城邦国家的不满;一场导致许多雅典人死亡的瘟疫帮助斯巴达击败雅典;伯罗奔尼撒战争削弱了所有希腊城邦国家达50年之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