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拒绝谈判 1月13日,乌克兰外交部宣布,因谈判缺乏成果,至少今年年底前不再与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央视新闻) 这声“拒谈”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俄乌冲突持续升级下的现实选择。联合国数据显示,冲突已造成数千名平民死亡,超1400万民众流离失所,每一次谈判僵局的背后,都是普通人对和平的漫长等待。 泽连斯基政府的决定,与乌克兰民众的诉求形成了微妙反差。最新民调显示,60%的乌民众支持通过谈判妥协结束战事,仅有11%认为能靠军事手段彻底解决问题。民心向和,但战场与外交的现实却容不得轻易让步。 北约的援助虽在持续,却难掩不确定性。截至11月,北约“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计划已落实四批共20亿美元援助,防空装备、弹药等物资不断运抵。但美方曾因政府停摆,导致50亿美元武器延迟交付,让乌军补给一度承压。 战场态势的变化,也让谈判底气此消彼长。俄军近期在顿巴斯取得突破,截至11月10日已控制顿涅茨克州波克罗夫斯克99%的区域,这座战略枢纽的易手,让乌军顿巴斯防线门户大开。 乌军的防御压力正持续加大。与波克罗夫斯克相邻的米尔诺格勒市北部防线已全面失守,当地多数高层建筑被俄军控制,乌军被迫向周边区域撤退。战线收缩之下,谈判的筹码也在悄然变化。 俄美高层的互动,让乌克兰陷入被动。2025年以来,特朗普与普京已两次通话,最长一次达2小时28分,双方还就停火相关要素达成部分共识。乌克兰担心自己被排除在大国谈判之外,只能用拒谈表达态度。 俄方的立场始终明确,普京多次强调不会在核心诉求上让步。俄外交部曾表示,因乌军未遵守暂停袭击能源设施的协议,现阶段停火不具备现实条件,这也让谈判失去了基本前提。 外国雇佣兵的参与,让冲突更趋复杂。自冲突爆发以来,已有超6800名外国雇佣兵赴乌参战,其中不乏美籍、欧洲籍人员,但他们往往成为战场消耗的重点目标,生存状况堪忧。 谈判的核心矛盾从未化解。俄方坚持要求北约停止东扩、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乌方则主张恢复1991年边界,两大核心诉求的对立,让此前的谈判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国际社会的调停也面临困境。80%的乌民众相信其他国家会协助推动对话,但大国博弈的阴影下,中巴联合呼吁与联合国的警告,都难以打破当前的外交僵局。 乌克兰的“拒谈”更像是一种姿态,而非最终结局。战场的消耗、民心的期盼、盟友的摇摆,都在无形中推着局势变化。和平不会因拒绝谈判而到来,只会在双方找到利益平衡点后才有可能落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乌克兰冲突 乌俄和谈

justonepoint
🤣联合国数据显示,冲突已造成数千名平民死亡,超1400万民众流离失所!那么问题来了,相对于数千名平民,1400万这个数字是不是太庞大了?他们不会是被乌克兰满天飞的街头绑人视频给吓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