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天灾无情, 是防线太弱! 11月11日,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通报,台风“凤凰”已致该国6人死亡、超235万人受灾,灾情触目惊心:全国379处爆发洪水,4000余间房屋受损,426个市镇断电、30个市镇断通讯,1035个地方停课、823个地方停工。 更严峻的是,“凤凰”是一周内菲律宾遭遇的第二场超强台风,此前“海鸥”已致232人死亡,双台连击让超416万民众陷入困境。 临时安置点挤满灾民,偏远山区因道路冲毁成“信息孤岛”,救援物资靠人力徒步运送;农业损失超1.5亿比索,日薪劳动者停工即断收入,民生难题层层叠加。 各地救援队伍、志愿者虽全力救灾,但基础设施抗灾短板暴露无遗:简易棚屋不堪一击,防洪工程因偷工减料失效,预警信号难抵硬件不足。 灾后重建固然重要,可若不补上防灾体系漏洞、强化基建抗灾标准,悲剧或许还会重演。 面对极端天气频发,唯有落实防灾措施、筑牢安全防线,才能让更多人在灾害来临时免于恐惧。 菲律宾一周遭两场台风暴击,两百多万人受灾,看着真让人揪心。 志愿者再给力、救援再及时,也补不上基础设施的坑——房子不抗风、防洪工程不管用,预警也跟不上。 这事儿明显提醒我们,防灾可不能等灾后才忙活,平时就得把基建筑牢、预警做足。 不然每次灾害来都只能被动救,受苦的还是老百姓,真得把“防”比“救”看得更重才行。 你觉得该如何提升灾害应对能力?评论区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