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军事专家康斯坦丁·马绍韦茨认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乌克兰武装部队能够除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附近的钳形攻势。 先得说清这地方为啥成了绞肉场。波克罗夫斯克可不是普通小城,它在顿涅茨克西北 60 公里处,两条铁路、多条公路在这交汇,是乌军往前线送弹药、拉伤员的 “生命线”,俄军早就喊它 “顿涅茨克门户”。 更关键的是,拿下这儿,俄军就能合上包围网,顺手端掉卫星城米尔诺赫拉德,再直扑康斯坦丁诺夫卡,顿巴斯的半壁江山就稳了。 可现在呢?这座原本人口 6 万的煤矿城,只剩 1.2 万人苟活,城区 64 栋建筑被俄军占了,南北两翼的俄军还差一公里就彻底合拢包围圈,唯一的出城公路早被炮火封死。 俄军这波钳形攻势打得相当稳。北边主力是中部集群第 51 集团军,带着第 1、9 摩托化步兵旅守着扎季绍克到红利曼的防线,南边还有其他部队策应,11 万大军把城围得跟铁桶似的 —— 这数字还是希尔斯基本人承认的。 红利曼这关键节点早被俄军拿下,等于断了乌军从北边增援的铁路线。现在俄军每天上千架无人机炸、几十枚导弹轰,乌军别说反击,连露头都难,有被俘士兵直接供认 “弹药早光了,饿了三天”。 希尔斯基的解围计划看着挺唬人:集中力量冲垮扎季绍克到红利曼的俄军防线,夺下罗金西克这个据点,再把第 51 集团军赶到卡泽尼・托列茨河东边,最后控制城北撕开包围圈。可这计划纯属 “拿新兵蛋子填窟窿”。 先不说俄军在这条防线修了大半年工事,光第 51 集团军就跟打了鸡血似的 —— 这支部队刚在库皮扬斯克缴获了乌军的浮桥装备,士气正盛。 反观乌军这边,能凑出来的反击部队里,居然有六成是外籍雇佣兵,本国士兵要么是刚训俩月的新兵,要么是累得快垮的老兵。 最打脸的是乌军第 155 机械化旅的例子。这可是法国装备的 “北约旅”,本该是解围主力,结果组建时计划招 5800 人,没等出发就跑了 1000 多,到法国受训又逃 50 个,现在能打仗的只剩千把人,还被曝军官贪污军饷,士兵得自己买头盔。 更糟的是西方援助掉了链子,2025 年下半年欧洲军援降了四成,防空导弹和重炮弹药快见底,希尔斯基想要的装甲集群反击,连坦克油都凑不齐。 据路透社报道,进攻波克罗夫斯克的多路俄军只差几公里就能合拢包围圈,与之相邻的米尔诺赫拉德也在包围之中。另外,俄军还对乌克兰东部另一座城市库皮扬斯克形成包围之势。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5日否认波克罗夫斯克城内以及周边的乌军部队被包围,称这些部队仍在“积极抵抗”俄军,阻挡俄军进入当地。 由于目前各方消息混乱,波克罗夫斯克是否已经陷落仍未可知。不过,当地确实有数万俄军集结,过去几周有数百名俄军士兵潜入波克罗夫斯克城内,攻克下城内的一座座建筑和一条条街道。 波克罗夫斯克为何必争? 顿巴斯主要包括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个地区,俄乌一直在激烈争夺顿巴斯的控制权。去年2月,俄罗斯军队攻下顿涅茨克军事要塞、乌克兰东部城市阿夫季夫卡(俄称阿夫杰耶夫卡)。此后,俄军攻势就瞄准了位于这座城市西北的波克罗夫斯克。 马绍韦茨说 “没任何迹象能解围”,这话算客气的。现在乌军别说突破防线,连维持现有阵地都得拆东墙补西墙 —— 为了救波克罗夫斯克,从库皮扬斯克抽了预备队,结果那边又丢了七成城区。 俄军早就摸透了乌军的套路,不猛冲只稳扎,用多点施压把乌军拖垮:你救波克罗夫斯克,我就打红利曼;你守红利曼,我又围库皮扬斯克,跟猫捉老鼠似的耗尽乌军兵力。 更现实的是战场态势已经倒向俄军。普京压根不催进度,放话 “打多久看军事需要”,背后是俄罗斯国防工业开足马力,无人机、炮弹全实现自足。 而乌军这边,逃兵潮越来越凶,后方征兵都得靠抓壮丁,民众不满情绪快压不住了。希尔斯基的计划再精妙,也架不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兵、没有弹、没有支援,凭啥跟 11 万俄军硬拼? 说句实在的,波克罗夫斯克的结局早有预兆。从 2024 年俄军攻下巴夫季夫卡后,这地方就成了乌军的 “孤堡”,21 个月才推进 40 公里的俄军,看似慢实则在磨乌军的血。 现在包围圈越收越紧,希尔斯基的计划更像给泽连斯基撑场面的 “政治作业”。马绍韦茨的判断戳破了窗户纸:不是乌军不想解围,是真没这本事 —— 帝国斜阳下的挣扎,从来都换不来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