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时政评论员郭正亮在节目里撕开了一层残酷的现实——“我全家都是深绿,从小到大身边九成以上的人也浸在‘深绿’环境里。他们不是表面跟风,是从骨子里‘绿’透了,打心底不认同两岸统一,更对大陆带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在他们的认知里,大陆永远是贫穷、落后、不值得一提的地方。”这番直言不讳的剖白,道破了两岸认知隔阂的核心痛点,也让很多人读懂了台湾部分群体偏见背后的深层成因。 郭正亮曾在另一档节目里补过这样的细节:小时候家里的电视永远锁定某几个“深绿”频道,新闻里提大陆必是“负面叙事”,课本里的中国历史被刻意淡化,连地图都只印台湾本岛;奶奶辈总念叨“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叔叔们聊起大陆就摇头,说“那边连智能手机都不普及”。这种从小浸润的信息茧房,就像一层无形的屏障,把大陆的真实发展隔绝在外。他第一次来大陆出差时,坐在上海虹桥高铁站里,看着飞驰而过的复兴号,刷着手机就能扫码支付,突然明白家里人坚持的“贫穷印象”,早已是几十年前的老黄历。 这种“骨子里的绿”,本质是被扭曲的认知与历史隔阂的叠加。过去几十年,台湾部分势力刻意推行“去中国化”教育,把两岸同根同源的历史拆解得支离破碎,用片面信息喂养出一代又一代“认知孤岛”。他们没见过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两岸共同的文化根脉;没尝过四川火锅、广东早茶里,一脉相承的饮食文化;更没体会过大陆网友在疫情期间为台湾同胞祈福、在灾害时伸出援手的同胞情谊。偏见源于不了解,而刻意制造的不了解,又成了分裂势力的温床。 但郭正亮的经历也藏着转机。他因为工作频繁往返两岸,亲眼见证了大陆的发展变迁,认知逐渐被事实修正。如今越来越多台湾年轻人,通过短视频刷到大陆的城市风光、民俗风情,通过旅游、求学走进大陆,亲手打破了长辈们的“刻板印象”。有台湾大学生在知乎分享:“来武汉读大学后,才知道大陆的外卖能半小时送到,地铁覆盖比台北还密集,同学知道我是台湾来的,还特意带我尝遍当地小吃,这和家里人说的完全不一样。” 认知的鸿沟从来不是不可逾越的,关键在于打破信息的壁垒。那些“骨子里绿”的群体,并非天生排斥统一,而是被虚假信息蒙蔽了双眼。随着两岸人员往来越来越密切,随着真实的大陆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台湾同胞面前,偏见终将被事实消解,隔阂终将被情谊融化。毕竟,血浓于水的同胞情,从来不是几句虚假宣传就能割裂的,而两岸统一的大势,也终将在真相与共识中稳步前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YBC
什么时候收回,以什么方式收回,取决于中美博弈,台湾人怎么想,不重要。两只大象打架,哪会管脚下的蚂蚁怎么想。
Joey
郭正亮小时候的电视里有深绿?你别告诉我郭正亮三十多岁哈
帝国时代
任何谎言和壁垒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被碾压永远只是一个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