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开始算账,从欧盟收割6500亿美元、日本收割5500亿美元、韩国收割350

兰亭说事 2025-11-09 10:33:04

特朗普开始算账,从欧盟收割6500亿美元、日本收割5500亿美元、韩国收割3500亿美元、英国2000亿美元、中东3国3.2万亿美元,可是却从我们这吃了闭门羹,这才是他面对中国总是破防的基本原因。特朗普举着关税大棒,向全世界发出威胁,根本目的就是要钱。 特朗普的薅羊毛套路,说穿了就一个字:狠,精准掐住各国的软肋,往死里榨取利益。 对付欧盟这个27国抱团的大块头,他直接放狠话逼欧盟把国防开支提到GDP的2%,不然就撒手不管退出北约,这招拿捏得极准,毕竟没了美国的军事庇护,欧盟那些国家夜里都睡不踏实。 能源上更是卡得死死的,借着俄乌冲突把俄罗斯能源排挤出欧洲市场,逼着欧盟高价买美国液化天然气,光这一项就让美国能源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再加上关税施压和市场准入条件,6500亿美元的收割额度就这么硬生生榨了出来,欧盟明知被宰也只能忍气吞声。 日本的5500亿美元更是来得明明白白,特朗普直接签了美日贸易协议,把这笔钱变成了日本必须兑现的战略投资。协议里的门道深着呢,美方成立投资委员会全权拍板项目,日本连个决策席位都没有,特朗普本人对资金去向有“完全的自由裁量权”。 更狠的是利润分配,日本先回本阶段只能和美国五五分,一旦收回本金,后续利润90%都归美国,这根本不是投资,简直是给美国送了个长期提款机。要是日本敢拒绝出钱,美国立马就用关税大棒伺候,这霸王条款愣是让日本乖乖掏钱。 韩国的3500亿美元也没逃出掌心,特朗普最擅长拿驻韩美军说事,一口咬定韩国“保护费”交得太少,直言“我们损失巨大”。 第一任期就狮子大开口,要价是当时韩方负担份额的5倍,逼着韩国重新谈判防卫费分担协定,2026年韩方承担的费用已经涨到11亿美元,还得在半导体等产业上让步,比如配合美国的技术限制,眼睁睁看着利益被刮走却不敢反抗。 英国的2000亿美元则借着英美特殊关系收割,利用贸易协议逼迫英国开放金融和农产品市场,让美国资本长驱直入,毕竟脱欧后的英国急需美国支持,只能在利益上妥协。 中东3国的3.2万亿美元更是夸张,靠着军售和能源绑定双管齐下。特朗普任期内给沙特、阿联酋敲定大额军火订单,用武器换能源合作,逼着中东国家继续用美元结算石油,把石油美元体系焊得更牢,顺便还让这些国家在地区事务上听美国指挥,这笔钱本质上就是买安全和美元霸权的“保护费”。 可这套在别的国家百试百灵的套路,到中国这儿彻底失灵了。特朗普2018年就举着600亿美元关税大棒开打贸易战,没想到中国直接迎面反击,对美国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关税,还搞稀土出口管制,把美国PVH集团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打了七年贸易战,结果中国贸易总额涨了44%,对美顺差还增了13%,美国占中国贸易总额的比例反而从14%降到11%,想靠关税逼中国让步的算盘彻底落空。 技术封锁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2019年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断供芯片,本想掐死中国高端制造,没想到反而逼出了中国的技术大跃进。 2024年中国芯片自主率已经冲到30%,比2018年翻了一倍,华为更是实现100%芯片自主,营业额还超过了制裁前。美国卡脖子的清单反倒成了中国的技术任务书,5G、人工智能这些新基建领域一路狂奔,现在美国想卡都卡不住了。 联合盟友围堵的招也没奏效,中国直接拓宽朋友圈,和东盟深化合作,让东盟成了最大贸易伙伴,又和俄罗斯加强能源与军事合作,降低对美市场依赖。 反观美国自己,2024年出口前三位全是成品油、原油、天然气这些资源品,占了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制造业早就没了往日风光,中国光汽车出口额就有1174亿美元,是美国的两倍还多,芯片出口也比美国多了三倍多。 特朗普习惯了各国乖乖掏钱,从没见过中国这样不吃威胁、还能反向突破的对手。别人都是任他拿捏的软柿子,只有中国是块硬骨头,不仅没薅到羊毛,反而让自己的套路露了馅,这种计划全落空的挫败感,比丢几百亿还难受,难怪他面对中国总是控制不住地破防。

0 阅读:0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