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上海,86岁的名医邝安堃娶年仅23岁的小保姆,4年后逝世,哪曾想,留下的遗嘱更是让人震惊不已! 上海滩的弄堂里,总藏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86岁的老专家邝安堃,本该安享晚年,却偏偏和自家23岁的小保姆朱菊仙结了婚。这跨了63岁的年纪差,儿子们死活不答应,可他铁了心。四年后,他一走,留下的遗嘱把上千万家产全给了她,儿子们傻眼了。这里面,到底是真感情,还是另有隐情? 邝安堃1902年出生在广东,早年家境一般,靠着勤奋考上医学院,毕业后投身内科。1948年,新中国刚站稳脚跟,他调到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当上内科主任。那时候,他四十多岁,正当壮年,带着一帮年轻医生,把内科从基础打牢。医院的诊疗水平上去了,科研项目也一个接一个出成果,很快就成了全国有名的内科基地。他不光医术精,还特别注重传帮带,带出来的徒弟遍布各地。病人多,同事敬,他这人厚道,从不摆架子。 工作忙,家庭也没落下。年轻时在大学认识宋丽华,两人结婚后感情稳当。五十年代初,他们在永福路252号买了栋两层小楼,养大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学医,一个搞商业,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宋丽华操持家务,邝安堃下班回来,一家子围桌吃饭,聊聊医院的事儿。这样的日子,坚持到1976年,宋丽华因病走了。邝安堃一下子空了,儿子们都成家立业,家里就剩他一人守着空屋子。晚年孤单,身体也大不如前,身边没人照应,这滋味不好受。 1987年,朱菊仙从浙江乡下来上海打工,23岁,进门当保姆照顾邝安堃。她手脚勤快,做饭打扫样样行。时间长了,邝安堃觉得这姑娘靠谱,就教她些简单医知识,比如量血压、辨药名。两人从雇主和帮工,慢慢聊得来。朱菊仙听他讲从前治病的经历,邝安堃也说说家常。这样的相处,让晚年多出点人气。 转眼1988年10月,邝安堃对儿子们说,要和朱菊仙结婚。这话一出,家里炸锅。两个儿子觉得年纪差太大,怀疑朱菊仙图家产,死活反对。邝安堃态度强硬,说这是他自己的事。他当场把亡妻留下的房产卖掉,永福路小楼成交后,三人平分钱,公证处盖了章,明确剩余财产他自己定。儿子们劝不动,气呼呼走了。12月26日,冬天的上海冷飕飕,他们去民政局登记,领了结婚证。从此,邝安堃和朱菊仙成了夫妻。 婚后,他们搬到弄堂里一间小公寓,日子平平淡淡。朱菊仙继续照顾他,邝安堃闲不住,还教她开诊所。诊所在公寓边上,专治些常见小病,附近居民常去。邝安堃坐镇把关,朱菊仙上手抓药,两人搭档默契。这样的小日子,虽然外人看不惯,但对邝安堃来说,总算不那么冷清。上海的医疗环境那时正发展,基层诊所多起来,他们这家也沾了光,帮了不少街坊。 好景不长,1992年,邝安堃因病去世,享年90岁。丧事办得简单,亲友来吊唁。几天后,公证处宣读遗嘱,全场安静。他把全部财产——存款、房产、诊所,还有些境外资产,总共上千万,全留给朱菊仙。两个儿子一个没分,顿时不干了。他们觉得爸不可能这么办,怀疑遗嘱有猫腻,直指朱菊仙伪造。家里闹翻天,儿子们一口咬定她从一开始就盯着家产。 这事没完,儿子们直接告上法庭。1994年一审,法院查了笔迹、指纹,专家鉴定确认遗嘱是邝安堃亲笔写的,符合法律程序。判决下来,财产归朱菊仙。儿子们不服,上诉。没想到,2008年又重审,儿子们还加了条,说朱菊仙虐待老人,要剥夺她继承权。法院还是维持原判,强调遗嘱真实,是老人自主决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案子就这么定了。儿子们从此和朱菊仙断了来往,各过各的。 朱菊仙拿到遗产,没乱花。她继续守着诊所,还去学了医学专业,成了正式医生。诊所越开越大,她减免低收入患者的费用,帮社区老人免费体检。邝安堃的医者仁心,通过她传下去了。上海的基层医疗,本就靠这些小诊所补位,她这家成了街坊的依靠。外人议论多,有人说她运气好,有人还疑她动机。但事实摆在那,遗嘱经得起推敲,法院判得公道。 这桩事,说到底是老人自主权的体现。新中国法治建设走过这些年,越来越注重个人意愿。邝安堃晚年选了伴侣,立了遗嘱,都是他的权利。儿子们虽是亲骨肉,但法律不偏不倚。家庭和睦靠理解,遗产分配靠公证,这提醒大家,敬老尊贤,得从尊重老人决定开始。血缘重要,陪伴也值钱,邝安堃用行动证明,晚年那点温暖,比金山银山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