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6个记者节,包饺子以示庆祝。致敬曾经的自己,毕竟当了十年的京城名记(北京城有名字的记者,记住,跟“名气”还不是一个维度),也向继续奋战在新闻战线上的同仁致以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当年入行之初,想着效仿民国三大记者,不畏权贵,秉笔直书,代言苍生。这仨人分别是黄远生、邵飘萍和林白水。 黄远生为1904年与沈钧儒、谭延恺等人一起成为中国最后一波进士,放弃候补知县到日本中央大学读法律,1909回国到邮传部上班,民国初年创办远生通讯社,首创现代新闻通讯文体,提出当记者要“四能”,即脑壳能想、腿脚能跑、耳朵能听、手能写,注重纪实报道,其《外交部之厨子》以市井视角揭露官场腐败。因触动北洋集团的利益被迫赴美避难,可被革命党人枪杀于三藩市。或许是革命党人也不愿接受其理念,因为“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邵飘萍创办《京报》,主张“新闻救国”,参与北大新闻研究会,最终被张作霖处决。林白水早年留学日本攻读新闻学,创办《中国白话报》等报刊,首开白话文办报先河,以辛辣时评针砭权贵,因《官僚之运气》一文触怒山东军阀张宗昌被处决。 虽然离开记者这行也十几年,回想当时的从业梦想与现实,还是颇多感慨,结尾引用当年的对联吧。 上联:一名记者两部手机三餐不定月月四千工资累成五脏俱伤虽然六欲尽废还得七点起床八点上班找九个选题不敢说十分辛苦。 下联:十年编辑九回肠断八方约稿周周七道禁令搅得六神无主即便五内如焚仍要四番检讨三番道歉临两头不是也只好一声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