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华势力入侵?我国海关截查两名女子,发现她们裙下藏了68只生物。 广州口岸的

超凡纪实录 2025-11-07 18:52:03

反华势力入侵?我国海关截查两名女子,发现她们裙下藏了68只生物。 广州口岸的海关查验口,两名女子步履怪异、神色紧张,引起了海关关员的警觉。当检查结果出炉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她们竟在裙底和紧身裤里,密密麻麻藏匿了68只活体乌龟!这起看似荒诞的走私案,撕开的却是一条成熟的“异宠”走私黑产链,更藏着足以摧毁本土生态的巨大隐患:你以为的“个性宠物”,可能是国家生物安全的“致命杀手”! 监控画面记录下了全程的诡异:两名女子穿着宽松长裙,走路时双腿刻意紧绷,仿佛腿间夹着什么重物。关员上前询问时,两人眼神躲闪,回答支支吾吾。经过细致检查,关员在她们的裙底内衬和紧身裤中,发现了用弹性布料包裹的数十个小包裹,每个包裹里都蜷缩着一只巴掌大的乌龟——经鉴定,这些全是非洲侏儒侧颈龟,共计68只。 “这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了。”参与查验的关员介绍,这类走私者深知活体动物过不了常规安检,便动起了“人体藏匿”的歪脑筋,裙底、腰带、鞋内都是常见的藏匿点。而两名女子到案后供述,她们是受“上家”指使,每成功带入境一只就能赚几十元,68只乌龟的酬劳不过几千元,却要承担巨大的法律风险。更令人揪心的是,这些乌龟在密闭包裹中闷了数小时,部分已经出现精神萎靡的状况,身上还附着不明黏液——这意味着它们极可能携带病菌。 有人或许会问:不就是几只小乌龟吗?放归自然也掀不起大浪吧?答案是:绝对不行!非洲侏儒侧颈龟的“破坏力”,远超普通人的想象。作为外来物种,它们没有自然天敌,且具备两大“入侵利器”:超强的适应力和惊人的繁殖力。 从生存能力来看,非洲侏儒侧颈龟耐饥饿、抗低温,即便是我国南方的冬季也能轻松存活,河流、湖泊、池塘都是它们的“宜居地”。而繁殖方面,雌龟每年可产卵2-3次,每次产卵10-15枚,成活率高达80%以上。一旦有几只龟逃脱或被人为放生到自然水域,不出3年就能形成稳定种群,数量呈几何级数暴涨。 更可怕的是它们的“生态杀伤力”。非洲侏儒侧颈龟食性极杂,既吃水生植物,也吃小鱼、小虾、螺类,甚至会啃食本土龟类的蛋。这意味着,它们会直接挤压中华草龟、黄喉拟水龟等本土龟类的生存空间,抢夺食物和栖息地。 而历史早已给过我们惨痛教训:上世纪90年代,巴西龟作为“宠物”被引入我国,如今已成为全国性的入侵物种,导致本土龟类数量下降50%以上,仅治理费用就高达上百亿元,却依然难以彻底清除。 除了食物竞争,疾病传播更是“隐形杀手”。非洲侏儒侧颈龟可能携带蛙壶菌,这种病菌对本土两栖动物(如青蛙、蟾蜍)具有致命性,一旦传入,会导致本土两栖动物大规模死亡,进而破坏食物链,影响鸟类、蛇类等天敌的生存,最终引发整个生态链的崩塌。 这68只非洲侏儒侧颈龟的背后,是一条分工明确、运作成熟的走私黑产链。海关部门通过调查梳理出链条全貌:第一步,“上家”在非洲野外非法捕捉非洲侏儒侧颈龟,经中转点集中喂养后,通过航空货运等方式将活体运至我国周边国家;第二步,“中间商”对接境内人员,将乌龟拆分给多名“跑腿者”,指导他们采用人体藏匿、行李夹藏等方式走私入境;第三步,入境后由专人接收,再通过网络平台、花鸟市场等渠道,以每只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价格卖给“异宠”爱好者。 在这条链条中,最可悲的是像两名涉案女子这样的“跑腿者”,她们冒着走私犯罪的风险,每只仅赚几十元,而上游的“上家”和“中间商”,却能赚取10倍以上的利润。有数据显示,我国“异宠”走私案件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背后正是这种“低风险(对上游)、高利润”的利益驱动,以及部分消费者对“稀有”“个性”宠物的畸形追求。 很多人误以为“买只宠物”“帮人带只动物”不算大事,但法律早已明确划定红线。两名涉案女子的行为,已涉嫌“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办案检察官表示,两名女子明知非洲侏儒侧颈龟是外来物种,且未办理任何合法入境手续,仍采用人体藏匿方式走私,主观恶意明显,涉案数量较大,情节严重,必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而那些购买、饲养非法走私“异宠”的人,同样可能承担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未经批准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将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近年来,海关部门持续开展“国门绿盾”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异宠”走私,仅去年就查获各类走私外来物种案件1200余起,涉案物种达300余种。但要真正守住国门生物安全,仅靠海关的稽查远远不够,更需要每个公民筑牢“心理防线”。

0 阅读:0
超凡纪实录

超凡纪实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