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军舰沉没时舰长大部分都会选择殉舰?因为就算活下来,下场也是各种调查,甚至还

史鉴奇谈 2025-11-07 11:31:32

为什么军舰沉没时舰长大部分都会选择殉舰?因为就算活下来,下场也是各种调查,甚至还会被判刑和背锅,比如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巡洋舰的舰长。   1945年刚送完原子弹零件,回程时被日本潜艇给干了。   舰长麦克维伊虽然活下来了,可后来的日子简直不是人过的。   军事法庭上来就给他扣个大帽子,说他对敌情麻痹大意,没走Z字形反潜路线。   这哥们儿明明接到过命令,说那段海域安全,可谁听你解释啊?最后被判有罪,虽然后来总统给平反了,但人早就被折磨得精神崩溃了。   再看看日本那边,山本五十六的座机被打下来时,跟着的飞行员宁可撞山也不跳伞,为啥?因为日本海军教育里就写着"舰长与舰共存亡"。   你当舰长的时候船沉了,你活着回去就是耻辱,全家都得跟着抬不起头。   这种思想在旧日本海军里简直跟洗脑似的,连普通军官都这么想。   现代海军虽然没这么极端了,但压力一点没小。   前几年阿根廷那艘圣胡安号潜艇沉了,舰长虽然没跟着下去,但回国后直接被软禁调查。   媒体天天骂他"杀人凶手",家属堵着门要说法,最后人差点抑郁了。   你说这活着还有啥意思?其实这背后还有个更深层的原因。   军舰沉没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可能是机械故障、指挥失误、甚至是上级命令有问题。   但出了事总得有人背锅吧?舰长就是现成的替罪羊。   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在马岛战争中被飞鱼导弹击沉,事后调查报告写得那叫一个复杂,最后还是把责任推给舰长"预警不足"。   更扎心的是,就算你真没责任,也逃不过被扒层皮。   现代军舰上各种传感器记录着你的每一个操作,调查组会拿着放大镜找茬。   你早三分钟转弯可能就没事,晚五分钟发射导弹就能击沉对方,这些马后炮谁都会放。   可战场上哪有那么多完美选择?而且舰长这个位置太特殊了。   你跟船员们朝夕相处,有的都处得跟亲兄弟一样。   船沉的时候,你眼睁睁看着他们一个个被海水吞没,自己爬上救生艇,这心理折磨一般人扛不住。   二战时德国U型潜艇指挥官流行"最后一杯酒"传统,就是船沉前跟弟兄们喝完一起走。   还有个现实问题,就算你侥幸活下来,军旅生涯也基本到头了。   哪个海军还敢把船交给一个"沉过船"的舰长?你最多去岸上坐办公室,可对于一辈子都在海上的人来说,这跟退休有啥区别?美国海军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沉船舰长基本不会再有指挥机会。   说到底,舰长选择殉舰不是什么英雄主义,更多是无奈之举。   与其回去面对没完没了的调查、舆论的唾骂、良心的谴责,还不如跟自己的船、自己的弟兄们一起沉入大海。   至少这样,还能保住最后的尊严。   现在各国海军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出了事会尽量保护舰长。   比如挪威海军那艘英斯塔号护卫舰撞沉后,舰长虽然也被调查,但官方一直强调是"系统性失误"。   但传统这东西哪那么容易改,水兵们还是觉得"船在人在"才像个爷们儿。   最讽刺的是,历史上真有舰长弃船反而救了更多人的。   比如泰坦尼克号的史密斯船长,要是他早点组织疏散,可能还能多救不少人。   但当时的社会舆论就觉得,船长就该跟船一起沉,这都成了一种道德绑架。   所以啊,下次看到新闻里某国军舰沉没、舰长"失踪"的消息,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不是他们不想活,是活着比死了更难。   这大概就是当舰长最悲催的地方——船在你是英雄,船没了你就啥都不是。

0 阅读:0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