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联合会理事长何溢诚发文写道:“如果大陆想要武统台湾,那么台湾可能见不到解放军的影子,就已经被大陆的火箭军给打的稀巴烂了”。 在两岸巨大的军事力量差距下,这几乎是一个必然选项。或许有人会说台湾进口了美国的先进防空系统,可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那些所谓的“先进装备”在两岸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军力对比面前,根本就是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台湾海峡最窄处也就130公里,平潭岛到台湾新竹的直线距离比不少城市的通勤距离还要近。这种距离下,大陆的打击力量根本不用费什么劲就能覆盖全岛,哪还用得上那些动辄射程几千公里的先进导弹。就说大陆的PHL-191远程火箭炮,随便一款弹种都能轻松跨过海峡,精准打击台湾西部的军事基地、弹药库这些关键目标,而且一次齐射就能覆盖几十万平方米的区域,威力大得惊人。更关键的是,火箭炮成本低、数量足,打起来根本不心疼,完全能实现饱和打击。 再看无人机,大陆的翼龙、彩虹系列察打一体无人机早就成了批量生产的装备,作战半径轻松覆盖台湾全岛,滞空时间能长达几十个小时。这些无人机可以贴着海面低空飞行,躲过台湾大多数雷达的探测,飞到目标上空再精准投弹。 台湾那些从美国买来的爱国者导弹,一枚就价值几百万美元,用来打几万美元的无人机简直是得不偿失,而且库存数量有限,面对蜂群般的无人机攻击,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之前有军事专家算过,就算台湾把所有防空弹都打光,也拦不住大陆一波无人机集群突击。 台湾当局总吹嘘自己的防空网是“铜墙铁壁”,可台湾本岛面积就那么大,重要的军事设施大多集中在西部平原,机场、雷达站、指挥中心挤在一起,根本没地方躲。 大陆的火箭军先用东风-11、东风-15这类近程导弹敲掉台湾的防空雷达和指挥中枢,把这张“铜墙铁壁”撕开几个大口子,后续的火箭炮和无人机就能长驱直入,想打哪就打哪。等这些火力打完一轮,台湾的有生力量早就被削弱大半,哪里还能见到解放军的影子。 更有意思的是,大陆现在的打击手段早就实现了“精准点穴”,根本不是盲目轰炸。通过卫星、无人机侦察,能把台湾的每一个碉堡、每一处弹药库都标记得清清楚楚,火箭炮和无人机可以带着精确制导弹头,专门盯着军事目标打,不会像台湾当局渲染的那样“滥杀无辜”。这反而更凸显了台湾军事设施的脆弱性——只要被盯上,就躲不过被摧毁的命运,连转移的时间都没有。 那些替台湾当局站台的人总说美国会“出兵相助”,可真到了武统的那一刻,美国的航母战斗群还没靠近西太平洋,大陆的反舰导弹和轰炸机就已经形成了威慑。退一步说,就算美国想送武器,台湾的港口和机场早就被火箭炮炸成了废墟,根本没法接收。到时候,台湾所谓的“先进防空系统”连弹药补给都成问题,只能当固定的靶子。 何溢诚作为台湾青年联合会的理事长,能说出这样的话,显然是看清了两岸军力的真实差距。台湾当局花大价钱买美国的武器,与其说是在“自卫”,不如说是在给美国军火商送钱。这些武器既改变不了两岸的力量对比,也换不来所谓的“安全”,反而会让台湾陷入更危险的境地——毕竟把自己绑在美国的战车上,只会增加冲突的风险。 说白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差距早就不是“武器先进与否”能弥补的了。大陆的优势不仅在于装备性能,更在于数量、地理和体系化作战能力的全面碾压。台湾就算把所有军费都砸在防空上,也挡不住火箭炮的密集覆盖,更拦不住无人机的低空突袭。何溢诚说“见不到解放军的影子就被打稀巴烂”,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现实的清醒判断。 现在的台湾年轻人越来越清楚,靠美国的武器保护不了自己,搞“台独”只会带来灾难。何溢诚的话其实代表了不少台湾有识之士的心声:与其在“以武拒统”的死胡同里越走越远,不如早日回到两岸和平统一的正道上来。毕竟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任何幻想都是多余的,和平才是台湾最根本的保障。 信息源:《台民调:解放军若“武统”台湾 65%民众对台军防卫能力没信心》海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