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战功赫赫,内战却龟缩不前,他为什么还能被人称颂?作为国民党的将军,他在抗日时期立下赫赫战功,但在内战时期,他却对老蒋的命令阳奉阴违,最终投入了我党的怀抱。 这个人就是国民党五虎上将之一的卫立煌,那么,他到底有着怎样传奇的故事?他为何一直如此亲近我党呢? 1947年,卫立煌被蒋介石安排前往东北,稳固东北的局面。 此时的东北地区已经成为我党的领地,卫立煌本来就对打共产党抱有不满,不愿意和我党敌对,再加上国民党此时在东北的战斗力不足,根本就是个烂摊子,因此他直接固守沈阳城,死活都不出来。 蒋介石被他这样的态度气的半死,但此时不是与卫立煌翻脸的时候,因此他做出了主力退守锦州,解锦州之困的指示。 但卫立煌知道,此时行军,对守住东北没有多大意义,再加上他本来对我党就颇为亲近,即使败了也并无所谓,因此一直拒绝。 就这样,两个人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最终蒋介石直接飞来沈阳,没理会卫立煌的想法,直接安排国军行动。 就这样,东北的国军直接乱成一锅粥,最终被我军消灭,蒋介石指挥不利却最终把气都撒到了卫立煌身上,要让他与沈阳共存亡。 卫立煌明白蒋介石不打算管他死活,决定彻底离开国民党,决定不前往台湾,而是前往香港躲避。 就这样,这位国民党大将在亲友的掩护下想去香港暂避,结果没想到落地上海就被软禁了。 当时的卫立煌觉得自己恐怕难保了,但国民党此时正值用人之际,在李宗仁的劝说下,蒋介石最终决定放卫立煌一马。 卫立煌心中不敢置信,但还是抓住机会来到香港,在躲藏几月后,国民党兵败如山倒,退守台湾。 得知新中国成立,卫立煌马上发来贺电,毛泽东与周恩来思量之后,也回了电报,希望卫立煌能够回归新中国。 其实我党早就有策反卫立煌的想法,当年的卫立煌不仅在我党缺乏物资的时候,送过武器弹药、基础物资,还是国民党当时唯一访问过延安的将领。 当年来到延安,他与毛泽东相谈甚欢,毛泽东的很多思想也对卫立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作为穷苦出身闹革命的人,卫立煌对我党对人民的态度非常认可,对国民党那种高高在上,不拿百姓当人的态度很不满意。 但他放不下当年与孙中山先生的情谊,放不下这个党派,最终虽然亲近我党,但没有选择直接转头。而后来他在国民党内部受到打压,也与这次访问不无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他与八路军联合对敌,后来又被安排远征立下赫赫战功,解放战争时期他更是直接被革职查办,远离了国民党内部权力核心。 所以可以说,卫立煌早与我党亲近,更是与我党没有过什么矛盾冲突。因此在得到我党愿意接纳他的肯定答复后,这位抗日名将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甚至多次被推选成为人大代表。 直到1960年,卫立煌因病去世,最终被葬在了八宝山公墓,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参考资料: 《卫立煌与毛泽东的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