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大汉奸万里浪被判处死刑,执法队长将他绑到刑架上,对着四肢各打一枪后,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11-06 17:14:00

1946年,大汉奸万里浪被判处死刑,执法队长将他绑到刑架上,对着四肢各打一枪后,又对着下面的部位开了一枪。   1946 年 8 月 15 日午后,上海南市看守所篮球场,万里浪的尸体刚被抬走。   魏桂龙弯腰整理现场,手指突然触到一块冰凉的金属 —— 是万里浪藏在衣兜里的怀表。   打开怀表盖,里面贴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万里浪抱着婴儿,身边站着个笑靥如花的女人。   这一幕让魏桂龙愣住了,可转瞬就想起 1941 年地牢里,这人拿手术刀的狠戾模样。   怀表的指针停在 1938 年 6 月 12 日,那天是万里浪女儿的生日,也是他尚未堕入深渊的日子。   彼时他还是军统行动队副队长,刚在苏州截获日谍情报,保住了抗日物资运输线。   可谁能料到,一年后他投敌后,竟亲手把军统的秘密运输路线卖给日军。   1940 年冬天,他带着 76 号特务和日军,在昆山拦截了一批棉衣和药品,导致前线百名战士冻饿致死。   魏桂龙后来从战友口中得知,那些战士临死前,还在喊着 “要打跑日本人”。   1939 年那个雨夜,万里浪投敌的决心,比街头的积水还冰冷。   他刚出卖完运输线,又把上海法租界七个军统联络站的位置全盘托出。   联络站负责人老周是魏桂龙的老领导,被捕后宁死不招,万里浪竟让人用烧红的烙铁烫他的双手。   “说不说?不说就把你手指一根根剁了!” 万里浪的吼声,隔着地牢的铁栏都能听见。   老周最终被折磨致死,尸体扔在乱葬岗,连块墓碑都没有 —— 这成了魏桂龙心中永远的痛。   魏桂龙盯着怀表,1941 年地牢里的恐怖场景再次浮现。   当时他被绑在柱子上,万里浪拎着手术刀,在他面前活活剜掉了另一名军统成员的耳朵。   “你要是不招,下次就轮到你的眼睛。” 万里浪的刀尖上还滴着血,眼神里没有一丝温度。   就在手术刀要碰到魏桂龙时,怀表突然从万里浪衣兜滑出,他下意识去捡,魏桂龙才趁机撞开看守逃脱。   后来魏桂龙才知道,那天被剜掉耳朵的战友,最终没能挺过酷刑,死在了 76 号的地牢里。   1943 年,魏桂龙在重庆看到的照片,成了他复仇的导火索。   照片里,万里浪叉着腰站在烈士坟前,看着手下把烈士的尸骨扔在野地里,脸上满是狞笑。   那些烈士是 1937 年淞沪会战中牺牲的士兵,万里浪却为了讨好日军,连他们的安息之地都不放过。   “这种人,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魏桂龙把照片攥得变了形,主动申请调回上海,收集万里浪的罪证。   他查到,仅 1942 年一年,万里浪就带领特务抓捕了 23 名抗日志士,其中 18 人被残忍杀害。   抗战胜利后,魏桂龙第一次提审万里浪时,对方还在狡辩。   “我都是奉命行事,不算汉奸!” 万里浪的语气里满是不甘,可当魏桂龙拿出他残害老周的证据时,他瞬间没了底气。   “你还记得昆山的棉衣吗?还记得被你挖坟的烈士吗?” 魏桂龙的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刀扎在万里浪心上。   万里浪终于低下头,说起女儿时的愧疚里,藏着对自己罪行的逃避 —— 他从未真正忏悔,只是怕死后无颜见女儿。   行刑那天,魏桂龙看到万里浪摸向衣兜护着怀表,心里只剩冷笑。   “你护着怀表,怎么不想想那些被你害死的人?” 魏桂龙举起枪,对准他的裤裆。   第一枪,为老周;第二枪,为昆山冻死的战士;第三枪,为被挖坟的烈士;第四枪,为地牢里死去的战友。   枪响时,万里浪的手还停在衣兜上,可他到死都没明白,真正让他万劫不复的,不是别人,是他自己的恶行。   收尸时,魏桂龙把怀表收了起来,后来查到万里浪女儿早已去世,便把怀表埋在了小姑娘墓前。   “这不是原谅,只是给孩子留个念想。” 魏桂龙站在墓前,心里的仇恨渐渐淡了,只剩对历史的敬畏。   六十年后,他的孙子看到日记里记录的这些罪行,才明白爷爷晚年的念叨不是心软,是惋惜 。惋惜一个本该抗日的志士,最终成了残害同胞的汉奸;惋惜人性的复杂,竟能让一个人从温情走向残忍。   虹口公园晨练的老头们还在争论万里浪的身份,可日记里的字字句句都在提醒:恶行终会留下痕迹,选择一旦错了,就再也回不了头。     主要信源:(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名人辞典1840-1998》——吴成平主编)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