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保姆未来大概率会成为家庭必需品,核心逻辑是刚性需求+技术落地+政策推动的三重共振。 需求端,我国60岁以上老人超3.1亿,失能半失能老人4000万,养老护理员缺口达600万;双职工家庭也亟需分担“一老一小”照护压力,这是底层刚需。技术与政策端,2025年工信部推动保姆机器人量产,国产机型报价已低至2.5万(仅进口1/3),且已在养老场景实现喂饭、康复、陪伴等功能——如上海护理型机器人能以2厘米误差喂饭,南京陪伴机器人日均互动超90分钟。 虽当前仍有机械臂灵活性不足、老人操作复杂等瓶颈,但参考家电普及路径,随着技术迭代、成本下降,未来10年或像冰箱、洗衣机一样,成为家庭“刚需品”,尤其填补人力照护的缺口,成为家庭照护的重要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