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大德了!”11月4日报道,江苏南京一57岁老太在家附近逛商场时,被一小姑娘

轩叔观察 2025-11-06 10:40:02

“缺大德了!”11月4日报道,江苏南京一 57岁老太在家附近逛商场时,被一小姑娘邀请进店体验泡脚,老太这么一泡,便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在店里花完7年的积蓄13万元,直到她的女儿发现阻止,老太才醒悟过来。[熊猫] 南京的王阿姨今年57岁,三个月前在家附近的商场里花了36块钱泡了次脚,这个决定最后让她花掉了13万元,这是她攒了七年的积蓄。 七月的一个下午,王阿姨在商场闲逛,一个20出头的女店员笑着拉住她:“阿姨,我们店做活动,泡脚只要36块,您进来试试吧,”王阿姨想着价格不贵,就进去了。 泡脚的时候,店员一直在旁边聊天,问王阿姨平时睡得好不好,身体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王阿姨说自己有抑郁症二十多年了,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店员听了连连点头,说她们店有专门的调理项目,能改善睡眠。 第二次去的时候,店员给王阿姨推荐了一个“心肺经调理”的项目,说能疏通经络,帮助睡眠,价格要2000多,王阿姨犹豫了,店员说:“阿姨,您这个年纪最要紧的就是身体,钱可以再挣,健康没了可就回不来了。” 王阿姨想想也是,就办了卡,做项目的时候,店员拿出一个喷雾在她身上喷,然后用白纸擦,白纸上出现了黑色的东西,店员说:“您看,这都是您体内的毒素,必须得排出来。” 王阿姨被吓到了,赶紧问怎么办,店员说需要做“深度排毒”,一个疗程要8000块,王阿姨说太贵了,店员就劝她:“阿姨,您想想,医院看病还不是花大钱?我们这是调理,比医院好。” 就这样王阿姨又办了卡,店员还特地叮嘱她:“这个项目比较特殊,您先别跟家里人说,等调理好了给他们一个惊喜,”王阿姨觉得有道理,就真的瞒着女儿了。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店员又陆续推荐了“淋巴排毒”、“内分泌调理”等项目,每次都是先做个检测,然后告诉王阿姨身体又出了什么问题,必须马上调理,王阿姨越听越害怕,前前后后花了13万。 直到上个月,女儿帮母亲整理东西时,无意中看到了一张消费明细,她吓了一跳,母亲的存款少了十几万,全是在一家养生店消费的,女儿赶紧问母亲怎么回事。 王阿姨这才说了实话,女儿一听就知道不对劲,她查了资料发现,用喷雾加白纸显示“毒素”是常见骗局,喷雾里含有化学物质,遇到白纸就会变色,根本不是什么体内毒素。 女儿拿着母亲的精神残疾证和消费记录去找店家,店员说这都是王阿姨自愿消费的,有签字为证,女儿说母亲有认知障碍,店家明显是诱导消费,店员态度立刻变了,说这事要问公司,她们只是员工做不了主。 女儿报了警,也联系了媒体,记者去采访的时候,店家负责人只说了一句“已经交公司处理了”,就再也不接电话,到现在一个多月了,退款的事还没着落。 王阿姨现在很后悔,她说:“我当时就是太信任那个店员了,她对我那么好,我以为她是真心为我好,”女儿安慰她说,骗子就是利用了这一点。 目前王阿姨一家还在走法律程序追讨这笔钱,律师说,因为王阿姨有精神残疾证,店家在明知的情况下诱导消费,可能构成欺诈,但取证比较困难,过程可能会很漫长。 看了南京王阿姨的遭遇,真是让人又气又心疼,网友们的评论都炸锅了。 有网友说:“专门挑软柿子捏,盯上独处的老人,利用人家的健康问题做文章,这钱赚得能安心吗?” 不少网友在心疼王阿姨的同时,也把焦点放在了家人身上。 有人说:“看得我心惊胆战,得赶紧回家查查我妈的消费记录,平时多跟她聊聊,就怕她也被忽悠。” 有懂点法律的网友说:“这事的关键在于老人有精神残疾证明,这在法律上对她女儿维权非常有利,可以主张消费合同无效,不能就这么算了,得坚决维权到底!” 也有人呼吁:“市场监管部门应该主动介入,查查这家店有没有资质,他们的所谓养生项目合不合规,不能让他们继续祸害人。”  也有评论指出:“说到底,还是骗子抓住了老年人怕生病、给子女添麻烦的心理,咱们做子女的,除了给钱,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可能才是最好的‘保健品’。”  那么对于这件事情,您有什么想说的呢? 信息来源:荔枝新闻

0 阅读:277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