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坛突然扔下一颗重磅炸弹!国民党内部有人正式喊话:是时候重启“国统纲领”了!

纸上点将 2025-11-06 10:28:17

台湾政坛突然扔下一颗重磅炸弹!国民党内部有人正式喊话:是时候重启“国统纲领”了!不是喊口号,不是空谈,而是中评委邱复生在主席郑丽文主持的会议上,面对面提出来的正式提案——恢复《国家统一纲领》执行,别再让两岸关系在“拖”和“耗”中越走越远。 国民党近年来两岸政策屡遭质疑,内部路线分歧明显。2025年10月29日,中评会会议上,邱复生提出正式建议,核心是恢复1991年通过的《国家统一纲领》。这份纲领强调两岸土地一体,统一责任属于全体中国人。它规划三阶段路径:先从经贸互惠起步,建立日常联系;接着进入互信合作,涵盖安全与经济领域;最后通过协商实现整体统一。这本是国民党两岸政策的宪政基础,却在2006年陈水扁时期被废止,国家统一委员会随之停摆。从那时起,两岸互动缺少明确指引,贸易虽达数千亿美元规模,政治对话却陷入停滞。国民党虽多次尝试调整,如马英九任内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推动直航常态化,但纲领始终未重启。张亚中在2023年主席竞选时也曾提及此事,显示党内对恢复的呼声从未断绝。 新主席郑丽文上任仅数日,即面临人事调整与路线辩论的双重压力。这次提案不只停留在口头,而是附带具体行动,如设立党内论坛讨论纲领内涵,推动中评会定期追踪两岸动态。它试图重塑党员对政策的认知,强调宪法框架下两岸政策的连续性。学者苏进强指出,若纲领早年延续,两岸可能已进入互信阶段,联合项目如基础设施合作会更多。提案还要求公开三中案细节,这项历史遗留涉及国民党党产移转,长期引发党内疑虑。邱复生建议移交党史馆供查阅,化解不信任。 两岸关系演变中,纲领的废止标志一个转折。2006年后,民进党上台主导,强调现状维持,回避统一框架。国民党虽提出亲美友日和陆路径,却因选举考量未走通,导致两岸事务零星推进,如偶发经贸谈判却无政治互信基础。大陆智库专家对恢复纲领持乐观态度,认为这有助于积累信任,避免误判。邱复生的三点行动计划接地气:一是组织专题小组,每月检讨进度;二是公开三中案合约,澄清资金流向;三是联署立法院审查相关法案。这些措施不求速成,而是逐步形成舆论氛围。国民党内部,本土派与深蓝势力对立明显,郑丽文出身非传统蓝营,更易成箭靶。提案一出,台南市议员蔡育辉公开表示,明年选举若失利,郑丽文须负责下台,这是她上任后首次遭党内公开威胁。媒体反应分化,偏绿评论员陈挥文批评郑丽文处理方式,预测任期难满;前立委沈富雄则肯定她引导党向积极方向。这样的分歧凸显国民党转型阵痛,但也为统一议题重回讨论中心注入活力。恢复纲领并非国民党单方面决定,需全面执政后推进。目前,郑丽文一边应对民进党抹黑,一边安抚派系,深蓝如洪秀柱呼应,推动统一方向辩论。两岸本一家,多年拖耗耽误发展机遇,纲领中的两岸同属一中原则,根植历史事实。提案虽遇阻力,却打破沉默,开启对话空间。和平统一符合两岸民众期盼,总不能无限期耗下去。 国民党两岸政策的调整,总在历史脉络中反复。1991年纲领通过时,正值两岸交流起步,辜汪会谈奠基经贸互惠。委员会每季度开会,成员包括官员学者,推动航班开通与贸易办公室设立。废止后,互动转为被动,ECFA虽签但执行磕绊。邱复生提案强调,党可敦促当局依宪法稳定政策,避免极端化。这不只是党内事务,还关乎台湾整体定位。当前,大陆经济影响力扩大,两岸贸易额超2000亿美元,若无纲领指引,机会易流失。提案的意义在于重塑认知,让党员从选举短视转向长远视野。郑丽文需平衡各方,刚公布第四轮人事调整,涉及22县市主委,却被提案卷入路线争议。蔡育辉的威胁反映本土派不满,他们视统一议题为选举包袱。陈挥文等媒体人借机放大,称郑丽文巧言令色。但沈富雄的看好,显示部分人士认可改革方向。苏进强与大陆专家交流,得知恢复纲领可促政治互信,类似1990年代的互惠阶段。国民党若推动党内论坛,邀请学者讲解三阶段路径,或许能化解疑虑。三中案公开透明,更是党务改革的试金石,涉及数亿美元党产,长期成党内疤痕。邱复生建议的季度会议机制,实用性强,可追踪两岸动态如航班增班或投资协议。 当前局面下,恢复纲领面临现实挑战。国民党需全面执政,方能实质推进,郑丽文上任三天即陷内外夹击。民进党攻击其亲中,党内本土派施压,深蓝则借机发声。提案文本上传党网站,浏览量破千,显示党员关注度高。但执行需克服选举压力,明年地方战在即,路线分歧易放大。两岸机遇如数字经济合作,若有纲领框架,更易落地。大陆智库乐观其成,视之为信任积累起点。国民党历史中,马英九八年两岸最密切,却未重启纲领,留遗憾。张亚中竞选呼声,也成前车之鉴。邱复生提案的逻辑清晰,从党务改革入手,辐射两岸政策,接地气却有深度。它提醒,拖耗非长久计,和平对话才是出路。台湾政坛需更多此类建言,避免政策真空。统一议题虽敏感,却关乎未来,国民党若把握,或成转机。

0 阅读:0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