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首次出席在东京举行的呼吁朝方释放被绑架者的“全国集会”。 高市在会上表示,她已经通过外交渠道向朝方传达了,希望与金委员长举行面对面会晤的意愿。高市这波操作算是把“高调”俩字焊在了脸上,要知道这可是她上台后头一回踏足这个集会,架势摆得足足的。 不过这事儿听着新鲜,其实早有缘由。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不少日本人莫名其妙就没了踪影,后来流亡的朝鲜特工吐了口风,这事儿才渐渐指向朝鲜。日本政府从1991年就开始追问,可朝鲜一直硬邦邦地否认,直到2002年9月的首轮日朝首脑会谈,才算第一次松了口,承认了绑架事实。 当时朝鲜说17个认定的受害者里4个活着、8个死了,剩下1个没法确认,还额外承认绑了没在名单里的曾我瞳。当年10月,5个人总算回了国,可其余人的下落始终是笔糊涂账——2004年第二轮会谈时朝鲜说要重新调查,结果给的材料要么缺斤少两,要么前后矛盾,连所谓的“横田惠遗骨”鉴定出来都是别人的,日本这边自然没法接受。 日本国内的家属们早就熬不住了,1997年就凑一起成立了“被朝鲜绑架者家属联络会”,拉着签名请愿,到2012年1月就攒了850多万人的签名,可见这事儿在日本民间的分量。高市显然是瞅准了这股民意,刚上台第二天就拽着家属们聊天,把“想跟金正恩见面”挂在嘴边,算盘打得挺精。 更有意思的是,她还特意把这事儿往美国身上靠。特朗普前不久访日,高市直接安排受害者家属跟他见面,本来一开始只对接了国务卿鲁比奥,结果特朗普听说后亲自凑了过来,算是给足了她面子。她嘴上喊着“日美同盟是基石”,说白了就是想借美国的嘴给朝鲜递话,毕竟自己手里实在没什么像样的筹码。 可朝鲜那边心里跟明镜似的,哪会吃这一套。这些年日本的态度一直硬邦邦的,不承认朝鲜政权,却要求人家低头道歉,还抱着制裁不放。朝鲜早就把话挑明了:想对话可以,先把制裁撤了。之前特朗普热脸贴冷屁股,说要见面结果被以“时间协调不了”打发了,核心不就是美国不肯松口解除制裁嘛。高市现在跳出来喊话,既不能替美国做决定,又不肯在原则问题上让步,这谈判的门压根就没开。 说穿了,这更像场精准的政治算计。高市要稳住自民党内部的安倍派系,就得把安倍当年抓着的“绑架问题”这个政治符号接过来;要让美国放心,就得表现出跟华盛顿同频的姿态。她要的不是金正恩的回信,是日本媒体的头版头条,是保守派的掌声,是华盛顿的点头认可。毕竟朝鲜过去十年从没正面回应过日本首相的会晤请求,她不可能不知道这事儿成不了。 受害者家属的眼泪是真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等到现在,谁不想盼个结果。可高市这波操作,没提过任何具体的解决方案,没推动过一次人道接触,光靠在集会上喊口号、递话,实在看不出多少真心。朝鲜那边大概率还是装没听见,毕竟没解除制裁这个前提,说什么都是白搭。 到头来,这场集会更像场表演。高市赚足了曝光度,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可那些生死不明的被绑架者,还有盼了几十年的家属们,恐怕还得接着等。她要的是“努力过”的名声,至于问题能不能解决,似乎没那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