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非常懂得“见人下菜”的道理,为了区分我们和西方国家,他们搞了个“双轨制”,

明明很懂行 2025-11-05 11:26:10

卢旺达非常懂得“见人下菜”的道理,为了区分我们和西方国家,他们搞了个“双轨制”,什么是“双轨制”?说白了,就是针对不同国家,展现两种不同的态度。一边是掌握实权的政府部门,这些人主要负责接待东方国家,谈的都是实际行动;另一边是几乎没有什么实权的“国民议会”,专门应付欧美国家。   对于真心实意来投资、建设、搞合作的东方大国卢旺达不拖泥带水,政府里的关键部门,基础设施和外交这类直接跟外方谈,项目推进,效率高,去年公路竣工、医院扩建都是真金白银铺出来的路,让老百姓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干活的部门直接对接外方,把谈到的合作尽快落实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   对上欧美那一套卢旺达的态度就不同了,面对欧美国家总喜欢先讲道理后谈条件,再追着讨论人权和治理,卢旺达有自己的处理方式,议会会非常积极地参与各种讨论和程序,各种会议听证、监督报告一样不少,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把外部人士想看的全部摆上桌,等这些都走完了,真正决定项目走向的依然是政府里的实权部门。   这种区别对待可不是随便想出来的,1994年的悲剧让这个国家几乎九死一生,那些年谁肯出力建设,谁只是讲漂亮话,卢旺达人心里一清二楚,东方国家出的是工程队、建的是路和医院,进展快、能看得见,反观欧美,援助总和各种条件挂钩,谈半天结果总差点事,久而久之卢旺达形成了相互配合的双轨制,“两条腿走路”各取所长。   如今卢旺达财政对外援的依赖已经大幅度降低,原本八成多的财政都要靠外援支撑,如今不到三分之一,这全都是一条条公路一次次合作积累出来的底气,路修通之后运输和商业都活络起来,医疗条件改善了,学校扩建了,老百姓的生活看得见地好转。   即便是在国际上卢旺达也挺会拿捏,联合国维和任务里这个小国家派了上千个士兵,是非洲的大户,面对欧美问责,议会顶在前面做解释,程序严谨没什么漏洞,项目落地和国家形象都兼顾了。   卢旺达明白发展是根本,想要真正改善老百姓的生活靠的是落地的项目和实实在在的投入,而不是无休止的争论,面对不同国家做到见人下菜、灵活应对,是生存和发展的最优解。

0 阅读:125
明明很懂行

明明很懂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