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活明白了,我们东北大豆油那股子醇香,到了四川朋友嘴里,居然就一个字:闷。

儒雅面条 2025-11-05 05:36:40

我算是活明白了,我们东北大豆油那股子醇香,到了四川朋友嘴里,居然就一个字:闷。 “闷人得很”。 我琢磨了半天,啥叫闷人?是吃了让人不高兴?还是把人的魂给闷住了? 带他回东北老家,我一路都提心吊胆。 心想完了,天天生菜大葱蘸大酱,这不得把他给吃伤了。 结果好家伙,人家抱着我家的水萝卜咔咔啃,说比四川的甜,比水果还好吃。 我当时就觉得,嗨,南北差异也没那么大嘛。 直到,我妈端上了蘸酱菜。 那个酱,他碰了一下,眉头就锁死了。说像他们那的水豆豉,是“一部分人”的挚爱。 行,这个我理解。毕竟每家酱味儿都不一样,我们自己还挑呢。 但油,我是真没想到。 一盘豆油炸的茄盒,我妈的拿手菜,我能吃一盘。 他尝了一口就放下了,小声跟我说:“就是这个油,吃着闷。” 一开始我还觉得他“作”。 后来才发现,四川的超市里,根本没啥纯正的大豆油卖。菜籽油才是天下。 那一刻我才懂,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矫情”,这是一群人的“味觉记忆”。 说白了,一个人的胃,就是他的故乡地图。 他觉得“闷”的,可能就是离家的味道。 而我觉得香得走不动道的,恰恰就是我从小到大,我妈在厨房里烧出来,刻在骨子里的味道。 没什么对错。 就是你家的锅,和我家的锅,烧热的,不是一种油罢了。

0 阅读:14
儒雅面条

儒雅面条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