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被永久开除党籍的国歌词作者田汉,在狱中结束了70载的生命,过了7年,

混沌于浮云 2025-11-04 19:02:46

1968年,被永久开除党籍的国歌词作者田汉,在狱中结束了70载的生命,过了7年,他的妻子才得知,大家都说他走得冤,妻子却说:“他有福气啊。” 1966年田汉的生活急转直下,作为文艺界老前辈,他面临隔离审查,先在北京一处住所单独居住,每天接受询问。审查内容涉及早年留学和文艺活动,他逐一回应,但健康问题开始显现。糖尿病让他饮食受限,住所条件简陋,缺乏及时医疗。他的党籍在审查过程中被永久开除,这让他地位骤变。 审查很快转到秦城监狱,这座设施环境严苛,田汉住单人牢房,每天固定作息,早起点名,用餐简单。审讯从早到晚,焦点在他剧本如《关汉卿》和国歌词上,他需解释创作背景。糖尿病并发症加重,尿频问题让他行动不便,狱中处理方式有限。他的冠心病也发作,胸闷气短,需要服药,但供应不稳。 12月病情恶化,尿毒症出现,双腿肿胀,狱方安排转到医院治疗。医院检查显示血压高,心率不稳,他接受输液和药物,但效果有限。12月10日多种疾病并发,田汉在70岁时离世。狱方通知儿子田大畏,告知罪行严重,田大畏因此未领取骨灰,遗体处理迅速,不知所踪。 七年过去,到1975年,安娥从街道通知中得知丈夫死讯。她那时已年过六十,1967年摔伤导致左半身瘫痪,视力衰退严重。邻居们议论田汉遭遇不公,她却说“他有福气”。在她看来,田汉完成一生创作后离去,避免了晚年病痛折磨。相比自己日复一日的身体不便,他的结束显得平静。 田汉在狱中日子单调,审讯反复,身体每况愈下。糖尿病让他对食物敏感,牢房饮食单一,加剧病情。转院后医疗虽有,但针对性不足,冠心病反复。去世前一周,他已虚弱难行,狱医记录体征变化。这样的过程让他免于更长煎熬,安娥的话道出一种无奈的释怀。 安娥的生活在得知消息后继续,她需依赖轮椅,日常自理艰难。瘫痪让她左侧无力,视力模糊影响阅读。但她坚持翻看田汉旧作,回忆共同经历。邻里闲聊中,她总以那句话回应,透出对命运的平常心。田汉的离去在她眼中,是避开拖沓病痛的一种方式。 1979年田汉案件正名,官方组织追悼会,参加者逾千人。骨灰盒空置,只放入他的图章、钢笔、眼镜、国歌词稿和《关汉卿》剧本。这些物品代表他的艺术遗产,会场缅怀他的贡献。之后,他的作品逐步恢复演出,《义勇军进行曲》继续作为国歌。 安娥在之后的日子稍稳,她让孙辈抄录田汉儿歌,贴墙观看。晚年她坐轮椅窗前,凝视那些字迹,生活虽不便,但保持平静。1990年代安娥离世,儿女整理遗物,保留田汉手稿。他的戏剧理念影响后辈,作品融入民族文化。 田汉精神通过遗产延续,《关汉卿》多次上演,探讨艺术责任。这段经历让他的名字重见天日,文艺界重新评价他的奠基作用。安娥的余生虽苦,却见证丈夫价值永存。

0 阅读:0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