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化工程——呼和浩特文化客厅项目传来关键进展:被誉为“青城

一三大树哥 2025-11-04 10:57:24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化工程——呼和浩特文化客厅项目传来关键进展:被誉为“青城之眼”的项目钢结构工程主体顺利结顶,正式从主体施工阶段转入屋顶及墙面系统安装环节,为2026年底竣工交付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座总投资32.95亿元、总建筑面积达29.69万平方米的超大型综合体,正以“文化窗口”之姿,勾勒出青城新的城市天际线。 作为呼和浩特“32处城市新地标”重点项目之一,“青城之眼”的区位与规划极具战略意义。项目坐落于赛罕区巴彦塔拉路以东、保全庄街以北的核心地块,紧邻内蒙古党校,四条主题建筑沿椭圆形中央花园布局,通过三、四层环廊互联互通,最高点达42.3米,形成“围合共生”的建筑形态 。由中国建筑上海设计院量身打造的设计方案,将草原风、都市情与塞外韵深度融合,圆形建筑群如同凝望城市的眼眸,既呼应“青城之眼”的昵称,更象征着呼和浩特作为首府的文化开放姿态。 这座综合体的功能布局堪称“文化+生活”的集大成者。内蒙古地方志馆、市图书馆、民族青少年宫等六大文化场馆构成核心载体,与商业体、美食花园、运动主题街区形成互补,地下1500个车位的智慧停车场更接入全市统一停车平台,支持“爱青城”APP查询、无感支付等功能 。三大创新空间尤为亮眼:可上演顶尖剧目的演艺中心、俯瞰城景的双层空中展廊,以及打破建筑边界的中央城市公园,将构建起昼夜不息的“24小时文化生活圈”。 项目建设的技术突破同样值得关注。面对圆形钢桁架的施工难题,中建八局项目团队以数字化技术破解挑战:采用高精度拼装胎架搭建基准平台,通过三维空间定位技术实现模块化组装,并布设双组临时稳定装置保障结构安全。BIM技术的深度应用则将传统施工经验与三维模拟结合,有效提升了复杂钢结构的安装精度与效率,为同类工程提供了技术参考 。 “青城之眼”的崛起,正是呼和浩特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到2027年首府将建成文旅强市,该项目不仅能填补区域高品质文化设施空白,更将串联起周边文旅资源,成为北疆文化的核心展示窗口 。项目建成后,30万周边居民可享“15分钟文化服务圈”,高校师生、企业员工及游客也能在此找到多元体验,真正实现“服务产业、惠及居民、引领生态”的定位。 从蓝图到实景,“青城之眼”的每一步进展都牵动着城市期待。随着二次结构与幕墙施工的推进,这座集文化传承、休闲消费、科技体验于一体的精神地标,即将在2026年底揭开面纱,为青城注入新的文化活力与发展动能。

0 阅读:7

猜你喜欢

一三大树哥

一三大树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