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拒绝与荷兰官方就安世事件开展磋商,导致荷兰把控下的安世总部难以保障欧洲车企芯片供应,法国总统直接呼吁欧盟对中国实施“最严厉制裁”。 你知道吗?这几天行业里闹得沸沸扬扬。简单说,就是一场芯片保卫战。欧洲车企就跟着一头雾水,芯片不够用,生产线直接被卡住一半。到底怎么回事?我给你捋一捋。 事情的源头要从今年9月说起,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全球30家子公司资产,还免除了中方董事长职务,本想借此掌控芯片供应,却没料到自己先把欧洲车企推到了悬崖边。 安世半导体可不是普通企业,它的MOSFET芯片和逆变器芯片分别占据全球22.5%和40%的市场份额,尤其是车规级芯片,几乎是欧洲车企的“生命线”。 大众、奔驰、宝马这些巨头的生产线,早就深度依赖这些芯片,而车规认证往往需要2年以上时间,根本没法快速替换供应商。 荷兰总部被冻结资产后,原本的供应链瞬间断裂,大众位于狼堡的工厂在短短几天内就停产了,每天损失约4000万欧元产值,奔驰斯图加特工厂的电动车生产线也只能减半运转,工人们开始轮流休假。 中方拒绝磋商的背后,是荷兰一系列越界操作引发的不满。安世半导体自2019年被闻泰科技收购后,主要生产基地就转移到了中国东莞和惠州,这两地控制着全球80%的车规级芯片封装测试产能。 荷兰冻结资产时,以为能切断中国的技术和生产链路,可安世中国仅用12小时就突破了技术封锁,因为关键生产数据和参数早已存储在本地服务器,生产线实现了高度自主化。 商务部11月1日的回应中明确指出,荷兰的措施是泛化“国家安全”的保护主义行径,中方会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为符合条件的出口提供豁免支持。 欧洲车企的焦虑在10月下旬达到顶峰。为了保住生产线,大众、宝马等车企纷纷绕开荷兰总部,直接找安世中国谈判。 奔驰甚至主动提出支付30%预付款,还接受了人民币结算和排队供货的条件——毕竟国内市场需求优先,欧洲订单得等45天以上。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让荷兰总部颜面尽失,却也暴露了欧洲产业链的脆弱。 闻泰科技为收购安世累计投入超330亿元,如今荷兰强行将股份交由第三方托管,不仅导致闻泰股价两日跌停,市值蒸发超百亿,更冲击了跨境投资的基本规则。 法国总统的制裁呼吁在欧盟内部也引发了争议。德国车企协会直接表示反对,认为制裁只会让欧洲汽车产业雪上加霜,毕竟现在全球电动车转型关键期,失去安世的芯片供应,欧洲车企的电动化进程至少要推迟18个月。 欧盟内部讨论显示,目前仅有波兰、立陶宛等少数国家支持制裁,德国、意大利等汽车工业大国则主张通过对话解决。而中方始终保持强硬态度,安世中国已明确声明,荷兰总部的免职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法律效力,在华业务会正常运营,优先保障国内及合规的海外订单。 官方信源: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