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4小时内背信弃义!高市

地缘历史 2025-11-03 17:55:21

不到24小时,日本撕毁对华承诺,特朗普不敢做的事,高市早苗做了   10月31日下午,中日领导人在釜山会面。场面不冷不热,却也不失礼貌。中国方面明确表达了态度:要稳定中日关系,就必须守住底线。   高市早苗点头称是,口头承诺得干净利落,说会坚持1972年联合声明的立场,说中国是日本“重要邻国”。   但就在这场会晤结束后不到24小时,剧情直接反转。   10月31日晚,高市早苗出现在社交平台上,配图、发文,称在APEC会议期间“会见台湾总统府资政”。   她不仅使用错误头衔,还加上“交流态度”这类措辞,仿佛刻意强调“对等互动”。   第二天,她又发了一条,继续发布与台湾代表的合影。这不是无心之举,而是蓄意安排。   这就是撕毁承诺的速度,不到24小时。   中国方面的反应几乎是同步的。11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强硬回应,措辞罕见地尖锐,直言此举“性质和影响极其恶劣”。   紧接着,11月2日,中国驻日大使馆再次发声,连用了“没有所谓总统、根本没有总统府资政”这样极具分量的语言,直接点名高市“干涉中国内政”。   这场风波并不是偶发事件,而是一次有预谋的试探。   高市早苗并不是菜鸟,她是自民党的资深成员,是“女版安倍”,一贯右翼、激进、务实地反中。   她看似是在“刷存在感”,实则是想借台湾问题为自己在日本政坛制造声势。   只不过,她低估了中国对这条红线的敏感程度,也高估了美国对她的支持。   同样是在釜山,特朗普也见了中国领导人。他的表现却显得谨慎得多。   记者曾试图引导他谈台湾问题,他却巧妙回避,只说“应尊重强大的国家”,没再多谈。   一个商人出身的总统,尚且知道台湾议题分寸有多重。   而高市早苗却选择在这个节点上做出挑衅行为,根本不是外交经验不足,而是政治判断失误。   台湾光复80周年刚刚过去,也门局势还未平息,中东火药味浓重,南海局势不稳,全球经济刚刚从新冠与地缘冲突的双重阴影中缓过一口气。   高市早苗偏要在这个时候激怒中国,难道真的是为了“印太战略”?答案显然没这么简单。   她的目的,更多是对内的。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日本国会陷入“跛脚”状态。   高市需要一场“对外冲突”来掩盖国内政治的疲软。她选择了最容易制造声浪的议题——台湾。   她知道,这件事能立刻吸引美国鹰派的注意,能获得右翼媒体的全力吹捧,也能在短时间内让她在国内支持率“回温”。   但她没想到,这样的操作带来了实质性代价。APEC会议刚刚落幕,日本本已在经济上面临巨大压力。   中日2024年双边贸易额高达3500亿美元,中国连续15年是日本最大出口市场。高市的一句“资政”,一句“交流态度”,让这一切都变得不确定。   尤其是在荷台达港等中国企业有布局的区域,如果未来中方采取对日经济反制措施,受伤的不只是日本的政客,还有丰田、本田、松下这些依赖中国市场求生的企业。   在地缘政治已经高度不确定的当下,任何脱钩言论都意味着自断经济动脉。   更讽刺的是,高市早苗曾多次宣称要建立“印太新秩序”,要“对华脱钩”,要“强化日美韩菲同盟”。   但现实是,她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在把日本推向孤立。   她对韩国国旗鞠躬,和智利总统搂抱合影,外交上失礼频出,原本该是展示日本新首相形象的APEC会议,却成了日本被动挨打的舆论漩涡。   而美国又能帮她什么?特朗普表现得非常清楚:他不想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冲突。他想的是“强国应被尊重”,而不是“盟友必须挑衅”。   高市早苗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与台湾走近,就能获得美国更强支持,这种战略判断,连美国媒体都不认同。   中方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台湾问题不是外交议题,是内政问题,是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不是谁说两句话、发几张合影,就能动摇的。   高市这种行为,不仅不会让她在国际舞台上加分,反而会让她被贴上“政治投机”的标签。   短期来看,中方还没有动用经济制裁等重手段,这并不代表“放过”。   相反,这种留有余地的做法,正是对其政治命运的冷静评估,高市早苗的政权能撑多久,没人敢打包票。   中方或许已经判断,这种缺乏根基、靠挑衅起家的政权,注定是短命的。   现在的问题不是她说了什么,而是她敢做了什么。   特朗普不敢做的事情,她做了;特朗普不敢说的话,她说了。可问题是,她做了之后能承担后果吗?   她赌对了自己的视野,却赌错了中国的底线。她赌对了美国的默许,却赌错了日本的承受能力。她赌对了挑衅的声势,却赌错了国际社会的耐性。   当她还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与台湾交流”的照片时,东京的企业主已经开始担心订单会不会被取消。

0 阅读:1841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