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福建舰这么久还不服役?说白了,是因为福建舰的技术问题,没办法直接服役。辽宁

论史家 2025-11-03 11:37:29

为什么福建舰这么久还不服役?说白了,是因为福建舰的技术问题,没办法直接服役。辽宁舰是改装的,山东舰是摸着辽宁舰的路子造的,到了福建舰,直接跳过蒸汽弹射,一步到位上电磁弹射,这步子迈得有多大?   福建舰下水这么久还没服役,网上不少人觉得是进度慢,其实航母这东西,从来不是造得快就厉害,关键得看里面的技术硬不硬,有没有真东西。   最早的辽宁舰,是拿别人现成的船壳子改的,说白了就是练手,搞明白航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怎么让飞机在上面起飞降落,怎么调配人员设备。   后来的山东舰,算是照着辽宁舰的样子自己画了一遍,虽然是自主建造,但技术路线没大改,还是沿用之前的起飞方式,熟门熟路,自然快一些。   到了福建舰,整个玩法全变了,之前的航母都是靠甲板翘起来让飞机起飞,福建舰直接上了电磁弹射,这一步跨得可不是一般大。   要知道,很多国家搞航母,都是先搞蒸汽弹射,玩熟了再琢磨电磁的,咱们等于直接跳过了中间那步,等于刚学会骑车就直接挑战高速赛车,难度压根不是一个级别。   电磁弹射这东西看着简单,就是把飞机弹出去,里面的门道多到数不清。   这设备要在短短几秒内放出巨大的电力,还得控制得特别精准,重的飞机轻的飞机都能弹,力道大了小了都不行。   国外搞这技术的时候,初期也一塌糊涂,要么弹不出去,要么弹出去力道不稳,折腾了好几年才勉强能用,甚至有过想换回老技术的想法。   咱们的技术路线和他们还不一样,更先进但也更复杂,测试起来自然要花更多功夫,每一个小细节都得反复核对,不然真到了海上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更麻烦的是动力搭配,别人的电磁弹射航母都是核动力,电力供应源源不断,不用担心不够用。   福建舰是常规动力,得解决弹射时的电力分配问题,总不能弹飞机的时候,舰上的雷达、通信设备都断电吧?   这就需要反复测试协调,确保弹射的瞬间,其他系统也能正常运转。   这种协调工作没法靠图纸算出来,必须在真实的海况里一遍遍试,今天试电磁弹射和动力系统的配合,明天试和雷达的配合,哪一项都不能省。   甲板上的学问也大得很,福建舰的弹射器特别长,占了不少甲板空间,导致飞机降落的时候,路线会和弹射的位置有点冲突,回收飞机的时候可能就得暂停弹射,这不是技术不行,是设计上的取舍。   要装这么先进的长弹射器,就得接受这点不完美,毕竟弹射器够长,飞机才能满载燃料和弹药起飞,作战能力能提升一大截。   这种取舍得在海试里反复验证,看看调度上怎么安排最合理,既不耽误起飞也不影响降落,这都是磨出来的经验。   舰载机的适配更是个慢功夫,不同的飞机重量、尺寸都不一样,弹射的时候需要的参数也不同,得一种一种地试。   重的战机要多大力道,轻的预警机要怎么调整,都得反复测试,确保每一次弹射都安全可靠。   而且不光要弹得出去,还得落得回来,拦阻系统也得配合不同的飞机调整,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必须一次一次来,直到所有型号的飞机都能顺畅起降。   看各国航母的发展就知道,新类型的航母从来没有快节奏服役的。越是先进的技术,测试周期越长。   福建舰的海试时间比前两艘都长,正说明它上面的新技术多,每一项都得扎实测试。   这不是拖沓,是对战斗力负责,也是为以后的航母打基础,毕竟这是咱们第一艘电磁弹射航母,很多数据和经验都得从这里来,现在多花点时间,以后造更先进的航母就能少走弯路。   网上说的“延迟服役”其实是个误区,把前两艘的进度当成了标准,没看到福建舰已经换了赛道。   要是想追求速度,完全可以照着山东舰的样子再造一艘,肯定快,但那样技术上就没进步了。   现在宁可慢一点,也要把电磁弹射这种核心技术彻底搞透,把常规动力和电磁系统的配合摸熟,这种稳扎稳打的路子,才是真的有远见。   好航母是磨出来的,不是赶出来的,福建舰的“慢”,藏着的是技术突破的底气,是从跟跑到领跑的必经之路。

0 阅读:1125

评论列表

杨晓林

杨晓林

3
2025-11-04 03:15

每一艘航母都不一样,以后的维护费用会是天价,互相不兼容,各成体系,是一大隐患!

战斗

战斗

2
2025-11-03 17:56

当前世界上航母同时弹射和回收的哪个国家能做到?

猜你喜欢

论史家

论史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