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00年,夏威夷人在岛上种下了一种奇特的树,一棵可供一人吃半年,前不久,科学

运赛过去 2025-11-02 22:55:22

公元300年,夏威夷人在岛上种下了一种奇特的树,一棵可供一人吃半年,前不久,科学家发现,这种树很可能成为应对高温气候威胁、粮食短缺的的“救命稻草”。1769年,英国植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首次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发现了这种树,因为它的果实经烤制后,味道如面包般松软可口,遂命名为“面包树”。 说起面包树,这玩意儿的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最早,它起源于新几内亚和马来群岛一带,大概三千五百年前,当地人就开始利用它了。南岛语系的航海者们把这树当成“独木舟植物”,跟着他们的迁徙路线,从美拉尼西亚扩散到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诸岛。到了公元前后,这些人抵达夏威夷,把面包树带上岛,当成主食作物种下。那时候,夏威夷的火山土壤肥沃,雨水充沛,一棵树长起来特别快,很快就成了岛民饭桌上的常客。为什么说一棵树够一人吃半年?因为成年树一年能产一百五十到两百公斤果实,热量高,淀粉含量足,烤熟了像面包一样饱腹。比起水稻小麦那些需要年年播种的家伙,面包树就省心多了,种下去后五十年内都不用管它,就能年年结果。 一千多年后,欧洲人撞上了这棵树。1769年,詹姆斯·库克船长带着“奋进号”停在塔希提岛,船上有个英国植物学家叫约瑟夫·班克斯。他是那种典型的贵族科学家,家底厚实,从小就对植物着迷。班克斯在岛上转悠时,看到当地人烤面包果吃,那味道让他眼前一亮,直接给它起了“面包树”的英文名breadfruit。班克斯不是随便叫的,他观察到果实不光淀粉多,还营养均衡,蛋白质、维生素C、纤维素一应俱全。青果子咬起来像蘑菇,熟了奶油般绵软,过熟了甜得像蜜。班克斯带回英国后,马上推销这东西,说它能解决殖民地的粮食问题。西印度群岛那些糖料种植园,奴隶们吃不饱,饥荒频发,班克斯觉得面包树正好补上这个洞。 班克斯的点子听起来靠谱,但落实起来就麻烦了。1787年,他说服海军部派威廉·布莱船长去塔希提取树苗,运到加勒比海。布莱带上“邦蒂号”出发,船小任务重,到塔希提后住了五个月,收集了上千株树苗。结果半路出岔子,1789年船员叛变,把布莱扔进小艇,他带着十八个人漂了三千多海里,才靠岸活下来。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成了经典的“邦蒂号叛变”。树苗任务黄了,但布莱没服输,1791年重启,换了“普罗维登斯号”,这次一路风平浪静,1793年顺利把树苗送到牙买加和圣文森特。那些树苗在火山土里扎根,很快就结果,帮着缓解了当地的饥荒。面包树从此在加勒比扎堆,成了奴隶和自由民的救命粮。后来,它又跟着商船传到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其他岛屿,现在全球热带地区都有它的身影。 面包树不光果实顶用,全树都是宝贝。树干木质轻而坚韧,当地人拿它搭房子、做家具,甚至雕工艺品。叶子和根部入药,在太平洋和加勒比的传统医学里,常用叶汁治哮喘和关节炎,根汤缓解糖尿病和高血压症状。树胶还能做胶水,驱虫。果实加工也灵活,磨成粉当面粉用,蒸煮油炸都行。营养上,它热量高但低脂,蛋白质质量好,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比小麦还全。升糖指数低,吃着不伤血糖,适合糖尿病患者。难怪联合国粮农组织老盯着它,说它是“被低估的粮食安全作物”。 可话说回来,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到现在还没到处种?不是没潜力,而是几道坎儿卡着。第一,果实保质期短,新鲜的只能放几天,运输远了就烂,加工成粉又费工夫。第二,树大冠宽,占地多,小农园挤不下。第三,早年有些误会拖了后腿。九十年代初,有研究把面包树种子提取物喂小鼠,结果小鼠出问题,美国一度列它为潜在风险食物。但后来查清楚,大部分面包树品种是无籽的,入侵风险低,那次实验的死因也可能是剂量过大,跟正常食用无关。实际测试显示,吃面包树的小鼠长得更快、更壮,体脂低,没负面效果。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2020年的研究就证实了这一点,他们用酶模拟消化,发现面包树蛋白比小麦易吸收,小鼠喂食后体重增长快,健康指标全绿灯。 现在,气候变化这把火烧得急,面包树又被拉出来当“救命稻草”。全球变暖下,高温干旱越来越常见,水稻小麦这些传统作物扛不住。西北大学用八种全球环流模型预测,到2045年,如果碳排放不减,农业受高温威胁的国家会从现在的几十个跳到六十四个。面包树不一样,它根深耐旱,能扛三到四个月没雨,耐热性强,雨季洪水也不怕。西北大学的模拟显示,未来适宜种植区会从非洲、中美洲、东南亚往北推到印度北部,往南到智利和新西兰。加勒比的牙买加和巴巴多斯,面包树帮着顶住了飓风玛利亚的冲击,树倒了还能长回来。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一公顷地种面包树,年产上万吨果实,够养活几千人。 Trees That Feed基金会已经在海地和牙买加推示范园,教农民间作,树下种豆子薯类,收入翻倍。

0 阅读:88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