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援基本断供,欧洲的援助,也是越来越少。乌克兰面临三大困境:一是兵员严重匮乏,补充的新兵,杯水车薪。二是武器弹药极为短缺,北约的军援,后继乏力。三是士气低落,悲观情绪不断漫延。在这种情况下,守卫红军城及周边城市群的乌军已陷入重围,失败难以避免。 现在的乌克兰战场早就成了 “喊口号的多,真掏钱的少” 的尴尬局,美援的断供堪称压垮骆驼的第一根稻草。 2025 年 10 月底五角大楼的兵力部署报告明明白白写着,驻利沃夫训练基地的美军从 1800 人砍到 700 人,11 月中旬还要全撤完,连边境的 “斯特赖克” 装甲车部队都溜回了德国拉姆施泰因基地,之前负责的乌军装备接收和训练任务扔给了波兰,这哪是支援,分明是 “甩包袱”。 更狠的是武器补给,白宫 7 月就停了 “爱国者” 导弹和 155 毫米炮弹,说什么 “国内库存不够”,10 月干脆全面冻结,原本要给乌克兰的 100 多枚 “地狱火” 导弹直接转去了也门,乌克兰国防部长在内部会议上都快哭了,直言弹药缺口扩大到 40%,顿巴斯前线部队单日炮弹发射量从 2024 年的 1500 发跌到不足百发,这仗跟 “用石头砸坦克” 没区别。 欧洲那边更是 “嘴硬心软”,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算过账,欧洲 155 毫米炮弹年产量好不容易从 30 万发涨到 100 万发,结果连美国以前月供应量的一半都不到,匈牙利还天天跳出来反对送重武器,纯属拆台。 英国喊着给 5000 枚导弹,要分 4 批到 12 月才运完,乌军操作人员对新导弹熟悉度还不到 60%,得培训 4 周才能用,等形成战斗力,前线早凉透了;德国那 6000 万欧元的炮弹援助,按乌军日均 3000 发的消耗速度,撑两个月都费劲,这种 “挤牙膏式援助” 跟没给差不多。 兵员短缺更是把乌克兰逼到了 “抓壮丁” 的地步,英国《太阳报》记者斯塔基的经历堪称荒诞,他的乌克兰翻译 “D” 光天化日被乌军从路障旁强行征走,连句解释都没有,要知道 D 连枪都没摸过,直接就得送前线当炮灰。 这可不是个例,黑客组织攻破乌国防部情报局拿到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8 月乌军阵亡失踪人数已达 172.1 万,战前 4000 万人口的国家,等于打没了近两百万青壮,可征用的兵源只剩 39 万,还不到俄军 80 万兵力的一半。 街头征兵乱象早就成了常态,商场门口拽中年男人、公交站拦路人、小区里查男丁,连 60 岁以上的老人都被允许参军,新组建的部队满编率只有六成,新兵没经过训练就上战场,班组作战效率降三成,伤亡率比老兵高得多,在俄军炮火下平均生存周期不到 72 小时,这种 “填人命” 的打法根本撑不住。 士气崩得更彻底,2025 年前四个月乌军逃兵人数就突破 5 万,每天有 400 多人扔枪跑路,累计逃避征兵的男性超过 45 万,数万人逃到波兰、罗马尼亚。 红军城战场最能说明问题,这地方是顿巴斯后勤枢纽,乌军把矿井改成 “地下长城” 想打持久战,结果俄军用苏 - 34 投下 FAB-1500 炸弹炸塌矿道,数百人被埋,一名乌军士兵回忆 “混凝土碎块夹杂着人体组织落下”。 清理战场时俄军发现,城北一处工事 23 具尸体里只有 5 个乌克兰人,其余全是哥伦比亚、波兰、英国雇佣兵,另一支 60 人的防御队 44 个是外籍兵,这哪是乌军守阵地,分明是拿雇佣兵当 “替死鬼”。 最讽刺的是挑事的北约国家,英国、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天天喊着 “挺乌抗俄”,真到出兵时全蔫了。2024 年马克龙刚暗示可能派部队,德国总理朔尔茨立刻表态 “欧洲国家不会派兵”,英国、波兰跟着附和,白宫更是明确说 “拜登绝不向乌克兰派地面部队”。 克宫早放了话,北约派兵就意味着 “直接冲突不可避免”,这些国家心里门儿清,真跟俄军开打,自己根本扛不住,毕竟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 2025 年前三季度还涨了 8%,“伊斯坎德尔” 导弹月产能 120 枚,而乌克兰外汇储备连国防预算的三分之一都不够,全靠西方救济。 说白了,这些国家就是把乌克兰当 “消耗俄罗斯的棋子”,棋子快被吃了,他们才不会傻到自己下场,毕竟喊口号不用花钱,出兵可是要流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