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美国众议院的工作人员收到通知,原定于10月31日发放的薪水将无法领取,原因正是持续的政府“停摆”导致拨款中断。这下连制定政策的国会自己也发不出工资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张凭空消失的薪水单,可远不止是一次行政疏漏那么简单。它更像一面放大镜,把美国政治里藏着的毛病照得一清二楚。 最讽刺的是,国会本来是管着全国钱袋子的地方,手握预算审批的权力,只要议员们松松口,通过个临时拨款法案就能解决问题,可他们偏不,眼睁睁看着自家团队陷入无薪困境。 更绝的是,美国宪法第27修正案早就给议员们上了“保险”,他们那每年约17.4万美元的年薪一分都不会少,跟众议院工作人员每月就盼着那一次薪水交房租、还账单的处境比起来,简直是两个世界。 说白了,这不是能力不够,是政治机制故意“失灵”了。 现在的美国政坛,好像越不妥协越能占便宜。对议员们来说,能不能解决问题不重要,忠于自己的党派、跟对手死磕到底才是关键,毕竟这样更能讨好选民。 于是,预算审批这个本该用来治理国家的工具,硬生生被变成了政治武器,政府停摆也从罕见的意外,成了反复使用的战术——反正受伤的不是自己,熬到对方妥协就行。 国会山的薪水发不出来,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很快就蔓延开了。众议院工作人员的焦虑只是开始,没多久,全国就有80万联邦雇员被迫休假,还有70万人得无薪上班。 纽约肯尼迪机场的空中交通管制员人手不够,航班大面积延误;国家公园全关了门,旅游业每天得损失近亿美元。 更揪心的是,4200万低收入者的食品援助差点断了,逼得纽约州这些地方政府只能自己掏钱救急。 经济层面的冲击更直接,统计机构一关门,通胀、就业这些关键数据都没法发布,全球投资者跟“盲飞”似的做决策。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算了笔账,这一通折腾至少造成180亿美元的产出缺口。 连欧洲一家评级机构都看不下去了,直接下调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理由说得很实在:“治理标准下降”。 但比经济损失更可怕的,是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彻底崩了。社交媒体上,一边是没领到工资的雇员在食品银行排队领救济的照片,一边是国会大厦里议员们照常开会、互相攻击的画面,反差大得刺眼。 有民调显示,68%的美国人觉得两党根本不关心普通人的死活,大家都觉得自己只是这场政治游戏的牺牲品。 从2013年到2018年,再到现在,这样的闹剧反复上演,人们的愤怒早就变成了无力感。当危机成了常态,就没人再把它当警钟了,反倒成了系统衰败的背景音。 这张没发出去的薪水单,把抽象的“民主失灵”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挨饿受冻,成了一份信任破裂的诊断书。 说到底,这张空白的薪水单其实是张账单,清清楚楚写着“政治极化,代价高昂”。当制定规则的人只想着内斗,把民众的生计当筹码,整个国家机器早晚会从里面锈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