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必须接受中国成第一!”马来西亚前总理曾提醒:中国不征服和占领别国,美国必须接受中国成世界第一的时代会到来,东盟需要远离美西方对中国的挑衅。 马哈蒂尔这个人,你得服气。1925年出生的他,从医生转身政治家,带着马来西亚从穷乡僻壤发展成”亚洲四小虎”之一,执政22年创下马来西亚首相任期记录。在即将于今年7月迎来百岁诞辰之际,马哈蒂尔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受了多家媒体专访,畅谈对当今世界局势的看法。这位政坛常青树的发言,总是一针见血。 “中国在发展,美国必须接受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时代会到来”,“中国的哲学不是征服和占领别国,东盟国家需要远离美国和西方对中国的挑衅”。马哈蒂尔这番话,可不是拍脑袋说的,而是基于他几十年政治经验得出的结论。 中国这些年的发展,确实让人刮目相看。从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到科技创新不断突破,再到”一带一路”倡议惠及全球,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你不能因为中国的能力和实力与那些西方国家们不相上下就阻止它。”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受访作出最新表态。这话说得实在,也说得透彻。 美国现在急了,各种手段都用上了。贸易战、科技封锁、军事威慑,还拉着盟友搞”小圈子”,想方设法遏制中国发展。可效果呢?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增长,科技创新越来越活跃,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马哈蒂尔看得很清楚,美国的这套玩法已经过时了。 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美国的做法更是让人看不惯。美国不应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中国,美国把精力和资源用在对抗与备战上对美中两国和世界都没有好处。佩洛西窜访台湾,各种军援台湾,这不是在维护什么”民主自由”,纯粹就是在挑事儿,想把台海搞乱,从中渔利。 中国和美国不一样,这点马哈蒂尔看得很准。中国虽然实力强大,但从来不搞殖民主义那一套,不会像历史上某些大国那样到处打仗、占领别国。中国提倡的是合作共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发展理念,比美国那套霸权主义强多了。 东盟国家现在也看明白了。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连年攀升。中老铁路通车后,老挝从内陆穷国变成区域枢纽;中马友谊大桥让当地人出行更便利;“一带一路”项目在东南亚遍地开花。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比美国画的大饼强太多了。 美国能给东南亚什么?除了卖军火就是搞制裁,除了挑拨离间就是拉帮结派。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穆罕默德27日批评美国领导的”印太经济框架”,称该集团意在孤立中国,并称如无北京参与,该集团无法促进地区经济增长。马哈蒂尔这话点到了要害上,没有中国参与的经济合作框架,能有多大作用? 现在的国际形势很清楚,中国崛起是历史大势,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美国与其费劲巴拉地搞对抗,不如学会适应这个现实。世界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共同发展。可惜美国一些政客还沉浸在单极霸权的幻想里,不愿意接受多极化的现实。 马哈蒂尔作为东南亚政坛的老资格,他的话在地区内还是很有分量的。敦促美国应设法与中国改善关系,并呼吁东南亚国家向中国靠拢。这不是什么”亲华”立场,而是基于现实利益的理性判断。跟中国合作能带来实际收益,跟美国对抗只会两败俱伤。 从经济角度看,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市场规模巨大,发展潜力十足。从地理角度看,中国就在东南亚旁边,天然的合作伙伴关系摆在那里。从文化角度看,中华文明和东南亚各国文明交流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这些优势,美国怎么比? 当然,马哈蒂尔也不是盲目”挺华”。他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中国已成功地扮演着”和平缔造者”的角色。在国际争端中,中国更多扮演的是调解者角色,而不是挑拨者。这和美国到处挑事儿、制造对抗形成鲜明对比。 东南亚国家现在确实需要做出选择了。是跟着美国搞对抗,还是和中国一起搞发展?是被美国当枪使,还是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答案其实很明显。聪明的国家早就开始行动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都在深化对华合作。 美国现在的处境其实挺尴尬的。国内债务高企,社会矛盾激化,基础设施老化,制造业空心化。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维持全球霸权,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与其把精力浪费在遏制中国上,不如专心搞好自己的事情。 马哈蒂尔的判断可能会让一些人不舒服,但这就是现实。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可能只是时间问题。美国越早接受这个现实,对大家都好。东南亚国家也一样,与其被夹在中美之间左右为难,不如理性选择符合自身利益的道路。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阻挡不了。马哈蒂尔作为一个见证了近一个世纪风云变幻的政治家,他的话值得所有人深思。中国的和平崛起,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一个不同于传统霸权模式的发展道路。这或许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 马哈蒂尔的这番话,说到了很多人心里。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已经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的问题。东盟国家该如何选择,美国又该如何应对?大家怎么看这位百岁政治家的判断?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