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件事在社交平台炸开了锅——有网友爆料,自己10月28日乘坐北京到河南濮阳的高铁时,遇到个吃播网红在车厢里“表演”了整整两小时:边吃边吐,吐完接着吃,整个车厢弥漫着食物混着呕吐物的酸腐味,连空气都黏腻得让人喘不过气。爆料人王先生说,这位博主从晚上7点吃到9点多,桌上堆着没吃完的零食包装,脚下垃圾桶里全是吐出来的残渣,周围乘客皱眉捂鼻,有人甚至提前换了座位。 这事儿最离谱的是,被曝光后博主不仅没道歉,反而跳出来“反击”。10月30日,他联系王先生,坚称自己只是“吃了带蒜的食物,吐了点蒜渣”,还放话要采取法律措施。可王先生直接甩出反驳:“他吐的根本不是蒜渣,是整口的食物!我发的视频都打了码,没提他名字,脸也看不清,纯粹是看不惯这种行为才曝光。”更讽刺的是,记者翻遍该博主的账号,发现他早不是第一次在高铁上搞吃播——账号里全是“高铁美食测评”“车厢里吃火锅”的视频,甚至有次把自热火锅的蒸汽喷得邻座乘客满脸,评论区全是“求链接”的夸赞,却没人提过是否影响他人。 这事儿为啥能引发众怒?说白了,是踩中了公共空间的“隐形红线”。高铁车厢是密闭空间,空气流通差,食物味道本就容易扩散,更别说有人边吃边吐。王先生说,当时有老人带着孩子,孩子被异味熏得直咳嗽;还有上班族皱着眉头戴口罩,连手机都懒得刷——大家花钱买的是舒适出行,不是来当“吃播背景板”的。可这位博主呢?把车厢当直播间,把乘客当“群演”,为了流量连基本公共礼仪都不要了。更可气的是,他账号里那些“高铁吃播”视频,点赞量动辄几万,评论区全是“好香”“求同款”的追捧,却没人提醒他“这样会影响别人”。 其实类似的“公共空间失格”早不是第一次了。去年有女子在火车上吧唧嘴吃了3小时,邻座大爷崩溃到找列车员投诉;前年有网红在地铁里直播唱歌,整节车厢回荡着跑调的歌声……这些事的共同点,都是把个人需求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用“自由”的名义绑架他人。可自由从来不是无边界的——你的吃播自由,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窒息感上;你的直播自由,不能侵犯别人的安静权。 现在这位博主还在嘴硬,说要“维权”,可网友的评论已经说明了一切:“真要维权,先赔整节车厢乘客的‘精神损失费’!”“高铁不是你家客厅,公共空间得讲公德!”说到底,大家气的不是“吃”,而是“没规矩的吃”;不是“吐”,而是“没底线的吐”。流量可以赚,但别丢了做人的基本分寸。 看到这儿,你坐高铁时遇到过类似的事吗?是忍气吞声,还是勇敢提醒?或者你觉得公共空间该有哪些“隐形规则”?评论区聊聊吧——你的每一次发声,都是在给文明出行加一分。 (案例来源:新浪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