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暖意映初心:两位百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共庆生辰 岁岁重阳,秋意暖人。2025年10月29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温情涌动,一场特别的百岁生日宴在此举行,主角是102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义隆与薛玉娟。两位老人在家人、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围绕下,脸上始终洋溢着开怀的笑容,将岁月沉淀的坚韧与当下的幸福融于这一时刻。 如今,南京大屠杀幸存的百岁老人共有五位,除了到场的王义隆、薛玉娟,还有101岁的黄桂兰、岑洪桂,以及100岁的关舜华。考虑到老人们的身体状况,纪念馆特意邀请身体相对硬朗的两位老人来到现场,接受全社会的祝福;其余三位则由工作人员登门拜访,将这份温暖与敬意送到家中。 这五位老人的百年人生,早已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交织。从战火纷飞的苦难年代里艰难求生,到国泰民安的和平岁月中安享晚年,他们以顽强的生命韧性,亲历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奋起的伟大跨越。他们不仅是南京大屠杀这段沉痛历史的“活证人”,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珍贵“见证者”——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不能忘却的记忆;每一次开口,都是对历史最鲜活的传承。为他们举办生日宴,既是向历经沧桑的长者致以敬意,更让历史记忆在温情的祝福中代代传递。 生日宴的现场,处处是感动的瞬间。悠扬的二胡声响起,《万疆》的旋律缓缓流淌,拉开了活动的序幕;随后,紫金草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唱响《和平的童谣》,稚嫩的歌声里满是对和平的珍视,也让老人们眼中泛起温柔的光。当《我和我的祖国》的熟悉旋律响起时,王义隆、薛玉娟两位老人缓缓举起手中的小国旗,跟着节奏轻轻挥舞,眼中闪烁着激动与自豪的泪光。 最温馨的时刻,当属切蛋糕环节。全场人员齐声高唱生日歌,两位老人一同握住蛋糕刀,稳稳地切开了象征长寿与幸福的生日蛋糕。孩子们围拢在老人身边,小手握着彩笔,和老人一起在寿桃摆件上认真描画“寿”字——一笔一划间,既有传统民俗的美好寓意,更有两代人之间的记忆接力,默默传递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祈愿。 烛光摇曳,映照着老人布满皱纹却笑意盈盈的脸庞。这一刻,人们不仅感受到两位老人历经沧桑后依然蓬勃的生命力量,更从这份温暖中读懂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坚定信念。作为当天的寿星,薛玉娟动情地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胸口上有一道被侵华日军戳中的伤口,那是一辈子忘不掉的痛,但咱不能总盯着过去,更要向前看。”她勉励在场的青少年:“好好地活,好好地过,看着我们国家越来越好!”王义隆的女儿、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王进勤也感慨道:“纪念馆一直精心组织关爱活动,让我们家属深深感受到,那段历史的伤痛从没有被遗忘,社会始终记得这些老人,记得这份沉甸甸的记忆。” 这场重阳时节的生日宴,早已不只是一场普通的庆贺。它是对历史见证者的致敬,是对和平岁月的珍惜,更承载着“国家好就是自己幸福”的朴素初心——正如薛玉娟老人所说,老人们见证过苦难,更懂得如今的安宁来之不易,而这份对家国向好的期盼,也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中,成为前行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