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刚落地吉隆坡,中美火力就对准赖清德,郑丽文果然没说错,赖清德根本就不懂两岸

如梦菲记 2025-10-29 17:58:23

特朗普刚落地吉隆坡,中美火力就对准赖清德,郑丽文果然没说错,赖清德根本就不懂两岸事务,鲁莽行事的结果只会深埋更大范围的矛盾。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特朗普10月26日刚落地吉隆坡参加东盟峰会,国际舆论场就炸开了锅,这次不是因为他又说了什么惊人言论,而是中美双方罕见地把矛头同时对准了一个人: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这个信号背后的含义,恐怕比任何正式声明都要来得直接。   事情的起因要从刚刚结束的中美第五轮会谈说起,这次为期两天的吉隆坡会谈,双方都给出了积极评价,美国财长贝森特甚至公开表示不会再考虑对华加征100%的关税。   特朗普对这个结果显然很满意,落地时脸上都带着笑容,可就在这种看似皆大欢喜的氛围下,赖清德却成了那个被两边同时点名批评的对象。   美国《时代》杂志连续发表三篇涉台文章,其中一篇直接把赖清德定义为“鲁莽的领导人”,称台湾正在成为“全球最危险的引爆点”。   这可不是什么普通评论员的观点,文章作者戈尔茨坦来自美国军方兰德智库,主持“中国计划”项目,这种级别的人物公开使用“鲁莽”这样严厉的措辞,在温和保守的《时代》杂志上实属罕见。   几乎在同一时间,大陆的《环球网》也发表文章,标题直接引用了美媒的核心观点,这种中美媒体几乎同步发声的情况,释放出的信号已经相当明显:在台海问题上,双方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共识,那就是赖清德的冒险行为已经成为地区稳定的最大变数。   回想起国民党主席郑丽文此前的判断,现在看来确实精准,她多次公开指出,赖清德根本不懂两岸事务,总是发表一些不必要的言论引发不必要的风波。   更关键的是,她一针见血地指出,赖清德既没有和大陆通话,也没有和美国真正沟通,只知道被动接受指令,这种缺乏主动性和战略思维的做法,最终只会把台湾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   从最近的台美贸易谈判就能看出端倪,其他国家和地区为了获得美国关税减免,都付出了真金白银的代价,特朗普自己都说从盟友那里拿到了超过万亿美元的投资承诺。   可台当局呢?在谈判细节上守口如瓶,最后换来的是20%的暂时性关税,这个数字不仅高于此前承诺的“低于日韩”,还随时可能被调整。   更诡异的是,台湾情报机构人员出现在了贸易谈判现场,这让岛内民众不得不怀疑,赖当局到底用什么换取了这个结果。   特朗普对台态度的微妙变化,更值得玩味,他上台后一直在淡化台湾问题,虽然偶尔会说些不当言论,但从未在武力保台问题上给出明确承诺,针对台湾增加的国防授权法案资金,到现在还停留在纸面上。   美国国务卿更是直接表态,中美贸易谈判不会涉及台湾问题,这些动作都在传递一个信息:华盛顿现在需要从北京那里得到一些东西,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触碰红线。   说白了,现在的局面就是赖清德自己作的,他以为通过激进表态能获得外部支持,没想到中美双方正在寻求的共识,恰恰是如何管控他这个“麻烦制造者”,当大国需要在某些问题上达成默契时,那些不知轻重的小算盘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大陆这边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在明确底线,美国那边媒体公开批评赖清德鲁莽,提醒特朗普谨慎应对,这是在释放信号,两边一唱一和,把赖清德夹在中间动弹不得。   最讽刺的是,赖清德越想通过对抗姿态展现强硬,越暴露出他对局势的误判,他没看清的是,真正的游戏规则从来不是由他制定的,当中美两个大国决定把他列为共同需要管控的对象时,他过去那些小动作就都失去了意义。   台湾老百姓现在最该问的是,这样一个既不懂战略又缺乏沟通能力的领导者,还能把他们带向何方?   贸易谈判换来暂时性高关税,两岸关系越走越僵,就连一直被视为靠山的美国都开始公开批评,这样的局面下,岛内民众的利益到底被放在了什么位置?   郑丽文说得没错,真正为民众着想的人,应该捍卫他们的切实利益,而不是让他们成为大国博弈下的牺牲品,现在看来,赖清德走的这条路已经越来越窄,留给他调整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多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29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