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恭被提名为国民党副主席,近日发表惊人言论,国民党政客不要再做和平分裂的美梦。 这番言论,绝非一时兴起的政治表态,而是戳破了两岸关系中最核心的现实——那些抱着“和平分裂”幻想的政客,本质上是在拿台湾民众的福祉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当赌注。 作为深耕两岸事务多年的国民党资深人士,他的表态既延续了国民党内支持国家统一的优良传统,也精准击中了当前台海局势的要害。 回溯历史,国民党前辈黄绍竑早就用行动诠释了何为对统一的坚守,上世纪三十年代,面对内蒙古被分裂势力和日本势力煽动的“自治”危机,时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长的他,冒着严寒深入百灵庙,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蒙古王公谈判,既守住了国家领土完整,又保障了少数民族同胞的利益,那种“宁冒风险也要护统一”的立场,与如今张荣恭的言论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呼应。 在经济层面,“和平分裂”的荒谬性更是被数据狠狠打脸,2024年两岸贸易总额达到2929.71亿美元,同比还增长了9.4%,其中大陆从台湾进口2177.82亿美元,大陆市场依旧是台湾经济的“压舱石”。 台湾所谓的“浅碟子经济”本就依赖外部市场,而大陆既是最便捷的腹地,也是最稳定的伙伴,2024年大陆新设台资企业7941家,福建一个省份的台胞入境人数就同比增长53.3%,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台湾家庭的生计、无数台企的发展机遇。 那些鼓吹“和平分裂”的人,恐怕忘了台湾近7成上班族月薪不到4万新台币,青年毕业生平均负债超过20万新台币的现实,要是真切断了与大陆的经济联系,台湾经济只会从“低速增长”滑向“停滞衰退”,所谓的“和平”不过是贫困与动荡的遮羞布。 台湾企业家王永庆早就看透了这一点,上世纪九十年代面对李登辉的“戒急用忍”政策,他坚持在福建投资建厂,还公开喊话“台湾和大陆同是一个中国,台湾人就是中国人”,他用台塑集团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有拥抱统一、融入大陆市场,台湾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生机,这比任何政治口号都更有说服力。 从国际格局来看,“和平分裂”就是自欺欺人的政治童话,目前全球183个国家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核心前提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早已从国际法层面明确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任何一个主权国家会承认所谓“台湾独立”。 那些幻想靠外部势力撑腰搞分裂的政客,不过是把台湾当成了棋子,看看台湾自1990年以来超过650亿美元的对美军购账单,就知道“分裂”从来不是免费的,这些钱本可以用来改善民生、提升薪资,却变成了一堆堆冰冷的武器,最后只会让台湾陷入“穷兵黩武”的恶性循环。 更可笑的是,台湾指标民调显示,虽然明确支持统一的民众占比20.9%,但主张“台独”的也仅44%,更多人其实是想维持现状,而“和平分裂”恰恰会彻底破坏这种现状,因为分裂必然引发对抗,最终让台湾民众承受无妄之灾。 张荣恭将“支持统一”作为检验政客立场的标准,恰恰点出了台湾政治的核心矛盾——多年来,部分政客把“统独议题”当成选举工具,用“模糊表述”误导民众,既不敢承认“一中”,又想享受大陆市场的红利,这种两头讨好的做法终究难以为继。 2024年闽台贸易额同比增长3.2%,福建新设台资企业增长16%,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正在不断深化,从就业、教育到医疗,两岸同胞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趋势不是任何分裂势力能阻挡的。 那些拖延统一进程的人,本质上是在阻碍台湾的发展机遇,就像当年民进党阻挠“服贸协议”“货贸协议”,让台湾错失了产业升级的关键窗口,如今还想故技重施,只会被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看穿。 统一从来不是“谁吞并谁”,而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福祉所在,台湾联电创始人曹兴诚早年就呼吁推动“两岸和平共处法”,主张通过协商解决两岸问题,这与张荣恭欢迎所有支持统一人士加入的理念不谋而合——统一是包容性的事业,不分党派、不分地域,只要认同中华民族,愿意为两岸和平发展出力,就值得携手同行。 现在的台湾,青年就业压力大、薪资停滞不前,经济发展陷入瓶颈,而大陆的广阔市场、完整产业链,正是台湾突破困境的关键。 那些抱着“和平分裂”美梦的政客,与其在政治操弄中消耗台湾,不如正视历史潮流和民众需求,真正为两岸统一做些实事。 毕竟,历史已经证明,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都不会得逞,只有拥抱统一,台湾才能获得稳定的发展环境,台湾民众才能过上更富足的生活,这是无论多少政治谎言都无法掩盖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