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概念龙头梳理分析!
量子计算机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颠覆性计算技术,其并行计算能力远超传统计算机,尤其在密码学、药物研发、金融建模等复杂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已形成“基础研究—硬件开发—应用探索”的完整产业链,2025年产业规模预计达115.6亿元。当前技术突破集中在超导、光量子等方向,如“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机实现105比特操控并突破量子纠错盈亏平衡点 ,玻色量子的1000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云服务进入实用阶段。政策层面,“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量子科技攻关,北京、合肥等地已形成产业集群,推动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落地。
受益概念股分析
1. 国盾量子
全栈布局超导量子计算产业链,覆盖芯片设计、测控系统等核心环节,主导“祖冲之三号”研发,量子通信设备市占率超70%。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90.27%,量子计算业务占比提升至18%,与中国电信签订6300万元超导量子计算机订单,是国产替代核心标的。
2. 中科曙光
参股本源量子,推出量子-经典混合计算服务器,液冷技术PUE≤1.2,量子算力接入“东数西算”基础设施。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4.05%,量子计算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150%,在超算与量子协同领域技术领先。
3. 华工科技
全球唯一量产量子点激光器芯片的企业,单光子探测器效率达95%,供应国盾量子、本源量子等。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4.87%,量子器件收入同比增长210%,获海外实验室订单切入光量子计算光链路系统,技术垄断性强。
4. 华中数控
国产数控系统龙头,同步布局量子通信与计算,量子密钥分发设备适配工业互联网安全需求,与高校合作开发量子传感技术。在智能制造设备升级中,量子安全通信业务成为新增长极。
5. 中国长城
自主安全计算国家队,与高校共建量子实验室,开展光量子和拓扑超导量子计算科研,量子安全通信产品融入“PKS”体系。在政务、金融领域量子加密需求推动下,相关业务订单持续放量。
6. 科大国盾
参股国仪量子、九章量子,布局量子测量与光量子计算,与本源量子共建生态联盟,参与“祖冲之三号”研发。量子软件平台适配金融、物流优化算法,2025年Q1软件收入增长250%,技术转化能力突出。
7. 腾景科技
为“九章”系列光量子计算机定制纳米级光学元件,在光量子比特生成系统中市占率超60%。2025年Q1营收同比+20.6%,量子光学业务收入增长180%,客户覆盖中科院、华为等科研机构。
8. 东方中科
与国仪量子签约,开辟量子测量技术领域,为量子计算实验提供高精度仪器设备。在量子芯片研发、超导量子比特测试等环节,其设备是核心工具,受益于国内量子实验室建设潮。
9. 维宏股份
专注数控系统与运动控制,量子加密技术应用于工业设备通信安全,产品适配高端机床与机器人。消费电子、模具加工领域需求稳定,量子安全业务提升其在智能制造配套中的竞争力。
10. 中钨高新
钨制品龙头,量子计算设备用超硬刀具技术成熟,产品用于芯片制造、精密加工。受益于量子芯片对高硬度材料切削需求,高端刀具在半导体领域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11. 福晶科技
非线性光学晶体龙头,产品用于量子通信光链路与量子计算光学系统,技术壁垒高 。在光量子计算硬件升级中,其光学元件是关键耗材,订单可见度高。
12. 沃尔德
超硬刀具龙头,金刚石刀具用于半导体晶圆切割,在高硬材料加工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量子芯片制造对精密切割工具需求旺盛,其产品适配12英寸晶圆量产线。
13. 四方达
超硬材料及刀具企业,产品覆盖石油、矿山、机床等领域,量子计算设备用超硬钻头技术突破。多元化布局分散风险,工业母机与量子计算双轮驱动业绩增长。
14. 创世纪
数控机床龙头,量子加密技术应用于设备联网安全,产品覆盖消费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制造业升级与量子安全需求叠加,其高端加工中心订单增长显著。
15. 秦川机床
国内机床领军企业,量子测量技术用于齿轮加工精度检测,在高端齿轮机床领域市占率领先。工业母机政策与量子计算硬件升级形成共振,技术协同效应明显。
总结
量子计算机板块是科技领域的战略制高点,中国在量子通信、超导量子计算等细分领域已实现全球领先,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百亿 。产业链上,国盾量子、中科曙光等龙头企业在硬件开发上占据主导,华工科技、腾景科技等在核心器件领域技术垄断性强,而创世纪、秦川机床等传统制造企业通过量子安全技术升级切入赛道。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技术突破明确、订单放量的头部企业,如国盾量子、中科曙光、华工科技,同时警惕技术迭代风险与短期估值波动。未来,随着量子纠错技术成熟与行业应用场景拓展,板块有望迎来第二增长曲线。
本文涉及资讯、数据等内容来自网络公共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