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某市重点中学的“实验班”闹剧,至今还在教育圈传。学校把年级后50名塞进一个班

天子出头 2025-10-29 15:13:47

去年某市重点中学的“实验班”闹剧,至今还在教育圈传。学校把年级后50名塞进一个班,派了3位省特级教师坐阵,结果半学期下来,班级平均分还是垫底,甚至有老师私下说“比带普通班累十倍”。反观这些名师带的重点班,次次考试包揽年级前30名,表彰大会上校长还夸“名师出马,果然不同凡响”——可谁都没提,重点班的学生本就是掐尖招进来的“种子选手”。 有位教了20年书的老班主任说得实在:“我带重点班时,教案没改多少,评优评先从没落下;后来接了平行班,每天加班改作业、找学生谈心,期末排名还是中游,连‘优秀教师’的边都摸不着。”不是老师能力变了,是学生的“底子”决定了外界的评价。就像给顶级厨师新鲜龙虾和冷冻肉,做出的菜味道天差地别,可没人会说厨师水平下降了。 更扎心的是“名师光环”的形成逻辑。学校要升学率,自然把最好的生源、最多的资源堆给名师;名师教出好成绩,又能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形成“好生源→好成绩→名师头衔”的循环。反观那些带“问题班级”的老师,每天处理纪律问题、帮学生补基础,就算付出双倍精力,也难出亮眼成绩,渐渐成了没人看见的“隐形人”。 前段时间有位老师晒出对比图:带重点班时,她的课被评为“省级优质课”;带平行班时,同样的教案却被批“节奏太慢、缺乏深度”。评论区里一片共鸣:“不是我们不会教,是评价标准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说到底,教育不是“摘桃子”,更不是“锦上添花”。那些能把基础差的学生带得有进步、能让调皮的孩子爱上学习的老师,或许没有耀眼的头衔,却更该被看见。你上学时遇到过这样“不显眼却很靠谱”的老师吗?

0 阅读:2294

评论列表

atomtsue

atomtsue

11
2025-10-29 20:57

名师都是 拜学生的光环

晨风暖

晨风暖

6
2025-10-29 21:23

不管多名的师,去农村高中教后50名,一个本科都教不出来

雪月

雪月

5
2025-10-29 21:01

这事告诉大家,是学生和老师相互成就了对方!名师放到差班也不见得号!差班的老师放到尖子班也不见得差

周明科

周明科

4
2025-10-29 21:36

学生没有资质,请世界前十的名师都没用!朽木不可雕也!

用户15xxx16

用户15xxx16

2
2025-10-29 22:08

好学校其实很大程度上不是本身多好,而是好学生都给筛到了好学校。

wyxuan5161

wyxuan5161

1
2025-10-29 22:00

名师就是学生靠学生出名的老师

胖嘟

胖嘟

1
2025-10-29 20:34

[赞][赞][赞]

天子出头

天子出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