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中方敢这样!中方和白宫谈判几乎不让步!10月25日,在吉隆坡,中美发生了一场长达五个多小时的谈判,中美双方谁都没松口。这种场面,放眼全球,基本就只有中方能做到。 10月25日,吉隆坡那场长达五个多小时的中美谈判,没等来“达成共识”的常规通稿,反而让华尔街某报发出了“全世界只有中方敢这样”的感慨。 毕竟放眼全球,能在和白宫谈判时几乎寸步不让,还能让双方僵持到最后谁都没松口的,确实没几个。 这场谈判的“硬气”,从时长上就能看出端倪,五个多小时,不是简单的寒暄或流程性磋商,而是实打实的拉锯。 以往国际谈判里,不少国家面对美国,要么早早妥协求个“和平”,要么表面强硬,背地里悄悄松口给台阶,可中方偏不。 不松口,不是故意对着干,而是心里明白账,谈判桌上的每一分让步,都可能关联着国内产业的发展、老百姓的利益,该守住的底线,一点都不能含糊。 美国习惯了用“施压”那套和其他国家打交道,觉得抛出几个议题、亮明几句狠话,对方就得顺着自己的节奏走。 但中方不吃这一套,不是因为脾气倔,而是因为如今的中国,早已有了不轻易让步的底气。 以前可能还会担心“得罪”美国影响合作,可现在,我们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有庞大的国内市场,有在科技、贸易等领域和美国平等对话的实力,就像手里有了足够的筹码,自然不用在牌桌上慌慌张张随便出牌。 这种“不让步”,说到底是国家实力的体现,更是对自身发展道路的自信,早几十年,我们可能还得在某些国际谈判中委曲求全,可现在不一样了。 我们的高铁网,从东部沿海铺到西部山区,不仅方便了老百姓出行,还成了对外输出的“中国名片”。 再看我们的新能源产业,从光伏组件到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些不是靠谁施舍来的,是无数企业和劳动者一步步干出来的。 就拿贸易领域来说,以前美国动辄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想逼我们让步,可我们坚决维护自身利益,对美国的不合理措施采取反制。 我们积极开拓其他市场,和东盟、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让美国意识到,想靠施压让中国妥协,根本行不通。 这次吉隆坡谈判也是一样,中方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里,也知道哪些利益必须争取,所以不会因为美国的态度就轻易改变立场。 其实,不止中美谈判,在其他国际事务中,中方的硬气也越来越明显,比如在气候变化问题上。 我们不仅承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还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而不是像某些国家那样,动辄“退群”“甩锅”。 这背后,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是对自身发展理念的坚持,我们追求的不是单方面的利益,而是互利共赢,但前提是互相尊重,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我们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原则,在维护国家利益这件事上,绝不会有丝毫动摇。 这种“不让步”,不是傲慢,而是清醒,不是对抗,而是坚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