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赖岳谦直言:“以中国大陆这么大的体量,到今天还没完成统一,这不正常!”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台湾学者赖岳谦的这句话,说出了很多人心里的困惑,中国大陆现在的体量摆在那里,工业产值全球第一,科技创新速度让西方都感到压力,军事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到让人眼花缭乱,可台湾问题却一直悬而未决,这种反差,确实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 回想几十年前,大陆刚改革开放那会儿,确实需要时间发展,那时候台湾经济比大陆强得多,国防建设也在起步阶段,那个时候讲韬光养晦,讲和平发展,大家都能理解。 可现在情况完全变了,大陆经济总量是台湾的二十多倍,这还不算大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产业链掌控能力,从任何客观指标看,该具备的条件都具备了。 有意思的是,每次提到统一进程,总有一些声音跳出来,他们的理由听起来都很有道理:要考虑经济发展大局,要避免战争损失,要给和平统一留足时间。 这些话乍一听挺负责任,可仔细想想就发现问题了,维持现状难道就没有成本吗? 每年在台海方向投入的军事部署,因为两岸分隔导致的经济合作受限,还有国际上那些拿台湾问题做文章的国家,这些隐性成本加起来可不是小数目。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些最积极主张“稳妥行事”的人,往往有个共同特点,他们的子女在海外名校读书,资产配置遍布多个国家,有的甚至早就拿了外国身份。 对这些人来说,一旦两岸局势有变化,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民族大义,而是自己在海外的那些资产会不会受影响,这就很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看到条件成熟了,还要用各种理由往后拖。 普通老百姓想得很简单,工人师傅会说,台湾那些产业技术跟我们结合起来,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 农民工兄弟会想,统一了去台湾打工就不用办那么多证件了,做生意的老板盘算着,两岸市场真正打通了,生意能做多大。 这些朴素的想法里,没有复杂的利益权衡,只有一个简单的道理:自己的国家本来就该是完整的。 现在的国际环境其实给了一个很好的时间窗口,美国自己问题一大堆,经济复苏乏力,国内政治极化严重,欧洲深陷能源危机和难民问题,自顾不暇,这些年我们在应对西方制裁和围堵时,已经证明了自己的韧性。 供应链该转移的转移了,该国产化的国产化了,关键技术该突破的也突破了,真要算账,现在动手的外部阻力,反而比十年前小得多。 统一之后能给两岸人民带来什么,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台湾的健保体系,大陆的基建能力,台湾的精致农业,大陆的广阔市场,这些优势互补起来,释放出的能量难以估量。 更不用说,祖国完整了,十几亿中国人在国际上说话的底气会更足,那些试图分裂中国的外部势力也就失去了最后一张牌。 赖岳谦教授讲的“不正常”,其实戳到了问题的本质,一个民族的复兴,最终体现在领土完整上,经济再发达,科技再先进,只要国家还没统一,就总给人一种美中不足的感觉。 这种不完整,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每个中国人心里都明白,台湾问题不解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缺了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现在需要的,是把那些为了私利而阻碍统一进程的杂音清理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不是口号,而是每个公民应该坚守的底线。 那些把个人财富看得比国家统一还重要的人,是时候掂量掂量,没有强大完整的祖国做后盾,个人那点财富能有多安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挡在前面的石头,要么被碾碎,要么被甩到路边,统一是大势所趋,任何人都阻挡不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